由于新药创新投入大、周期长而且风险大,加上我国绝大多数制药企业规模不大,因而都难以承担新药研发的高风险,尚不能成为医药技术创新的主体。
据统计,目前,我国制药企业的研发投入还不到销售收入的1%,投入高的也只有4%-5%,远远低于跨国制药企业。有业内人士分析,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都不太可能转变以仿制药为主的产业结构。
要求中国制药企业现在就把精力完全用在开发一类新药上是不太现实的,但也不能因此就完全放弃创新,所以目前企业可以先开发药品新的给药技术等,然后逐步转向新药研发。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副会长于明德表示。
成长的代价
据说, 除了马上要实施的新《办法》,国家药监局还在抓紧修订GMP标准,并有望在今年下半年出台。如果修订后的GMP年内付诸实施,这将给研发能力不强的中小企业带来更大挑战,能否再继续扛过去还是个未知数,也难怪现在药企开始紧张起来。
此次新《办法》出台,显现出我国制药业的一些弊端。首先,很多企业对于新政策抱有侥幸心理,总觉得有捷径可寻;另外,部分企业太过于关注眼前利益,而忽略了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等等。
曾经,有药企人士形容新《办法》出台后,相当于制药企业要从零开始,要重新学习新《办法》,重新适应新的游戏规则。应该说这本身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只是中国的制药企业已经在宽松的环境下待了太久,对任何改变都很排斥,甚至忘记了温水煮青蛙的下场。
其实往往一件事只要有了开始,就有了希望,而过程中的艰难是中国制药产业必须付出的成长的代价。
来源:医药网
精彩推荐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常见药品专题
常见疾病专题
药品
疾病
药企
药店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