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一些患者甚至觉得中西药自己治疗、保肝就可以了,但是这是无法真正治疗有病毒复制的慢性乙肝、丙肝的,而且还可能遮掩病情严重程度。”陈汝福说,保肝药可能可以使得人体内转氨酶下降,制造了假象、没治好疾病,却误导了医生。他表示,患者不要一看到转氨酶下降就认为肝炎“好了”,还有其他很多指标才能确定疾病是否好转。
专家提醒,应当选用疗效相对确切的保肝药,谨慎对待任何一种广告鼓吹的新药,对于未曾使用过的新药,一定要详细阅读其说明书,特别应该注意药物的临床应用报告,治疗结论有无夸张等。另外,有的保肝药在说明书中标明“有一定的抗病毒作用”,这种说法应谨慎看待。因为这些保肝药的抗病毒机理还没有得到广泛或主流专家学者的承认。
脂肪肝患者使用保肝药无效
陈汝福表示,人体在患肝病时存在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各种进入肝脏的药物,常造成肝代谢负荷过重,发生内环境紊乱,加重肝脏损害。所以,对各型肝炎用药宜少而精,只有正确掌握、同时协调好休息、饮食、药疗之间的关系,才能促使肝病早日康复。
专家建议,一般情况下,以下几种情况不要选用保肝药:
有病毒复制活跃的慢性乙肝、丙肝病人,这些人的转氨酶升高幅度并不大,应及时给予抗病毒药,病毒被抑制,转氨酶会自然下降,肝脏炎症也会好转。
自身免疫性肝病,包括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自身免疫性肝炎等,一般的保肝药没有治疗价值。
失代偿肝硬化,保肝药难于起效。
脂肪肝,常用的保肝药基本无效,或疗效不确切。
可用保肝药的患者类型
陈汝福表示,某些患者确实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有选择地使用某些保肝药,这些患者主要包括:
没有病毒活跃复制的慢性乙肝、丙肝病人,其肝脏功能还未能完全恢复正常或已恢复正常,抗病毒药物停用后可以给予适当的保肝药。
甲型肝炎、戊型肝炎、急性乙肝,基本是自限性疾病,但可给予保肝药缓解症状。
重型肝炎,包括急性、亚急性和慢性重型肝炎,应用保肝药可能有缓解症状的作用。
慢性肝病,转氨酶明显升高,病因尚未明确,病人心理压力较大者,可选用保肝降酶药物。
药物性肝损伤。
来源:大洋网-广州日报
- 2010.03.23
- 2010.03.22
- 2010.03.10
- 2010.03.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