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我们国家现在的情况是,医生很难靠自己的技术来赚到应得的回报。于是,收红包、拿回扣、大处方、大检查就出现了。曾有调查显示,医院销售药物的价格比平价药房要高出30%。“就全国而言,医院收入的一半靠药品,这显然不合理。”王虎峰说。
于是,第一个问题的答案呼之欲出,医疗服务价格应该适当提升,药品价格也应该适当下降,这是让医疗体系价格回归合理的必然。
不能光靠老百姓的腰包来解决“看病贵”
当然,表面看来,这价格的一升一降的确很难解决老百姓的实际困难,也确实可能存在他们所担心的“拆东墙补西墙”问题。但理顺了医疗体系的价格,至少能让医生付出的人力资本得到应有的回报,这对于提高医生的工作积极性,减少过度检查、过度治疗的情况都有好处,而患者自然也就可以从中得到好处。
具体到花费上,杨燕绥认为,问题的关键不在于看病的总价格能降多少,而在于老百姓需要自己掏的钱能降多少。
“如果我们能够实现全民医保,就可以保证医疗服务费用的小部分由患者出,大部分由医保出,这样才不会给患者带来‘看病贵’的负担。”顾昕强调。不过他也认为,现在的医保体制有很大的弊病,第一是医保覆盖面太窄;第二是保障水平太低,只能报销百分之三四十,“最起码得报销百分之七八十”;第三就是购买机制比较弱,比如对医院开大处方不加限制。这些都是需要克服的问题。因此顾昕认为,政府应加强对社会医疗保险的投入,即政府为所有参保者提供医疗保险参保补贴,同时以选择性方式为困难群体全额或者部分支付参保费。
对此,王虎峰则有不同的意见。他认为,医疗领域的问题不能主要靠医保来弥补,既要建立行之有效的医疗价格调整机制和医生收入监控系统,做到医院“账目透明”、医生“阳光工资”;还要真正让更多的药品价格降下去,避免不必要的药物浪费,使看病的整体价格得到降低。也只有这样,才能出现医院发展和百姓受益的双赢局面。“如果价格本身不合理,药物浪费严重,医保投入再大,也不能真正解决问题。”
医院也应进入市场竞争
不过,问题并没有到此结束。目前医改最终方案迟迟未出的原因之一就是:该如何让医疗服务价格升上去,让药价降下来。而这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意见。
据顾昕推测,目前卫生部更倾向的体制是,由财政部出钱,直接补贴公立医疗机构,让医生直接从国家获得高额的工资,用以补偿他们的付出。
但在顾昕看来,这个方式颇有些“养医院”的味道,不利于提高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顾昕表示,如果实现了医院收入同其业务量不挂钩的“收支两条线”,从逻辑上看,的确会让“以药养医”得到根治――既然所有收入均需先上缴,再由政府加款下拨,那么医疗机构当然没有必要拼命卖药。可是相应的,医疗机构也就丧失了增加业务量的积极性;而一旦医生没了积极性,无疑会让其诊疗效率打些折扣。所以顾昕更强调,政府应将补贴用在其他非政府资源不愿意投入的地方,例如农村。至于那些大城市和经济发达的地区,完全可以放开社会资本进入,也就是让医院进入市场竞争,以提高他们的服务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