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众合理用药援助系统
药品查询
请勾选查询条件后检索
药品名 企业名 批准文号 功能主治
你的位置:首页 > 药讯频道 > 药讯 > 学术科研 > 正文
机器人操刀做心脏手术 能替代传统手术吗?
www.yongyao.net  2008-1-22 15:36:35  来源:  责任编辑:
分享到:

 

我国引入的第一台机器人手术系统“达·芬奇”从去年1月15日在解放军总医院成功完成国内第一例全机器人心脏不开胸手术到今年1月15日的整整一年间,共实施手术60例,且全部获得成功。据悉,这是目前世界上引入该技术国家中第一年完成的最多手术例数。

机器人以钢铁之躯,替代人手的功能,深入人体内部,在人体敏感的心脏地带,游刃有余地游走、腾挪、缝补修葺、搭桥开路,挽救了一位位生命垂危的患者。

机器人是怎么工作的

“达·芬奇”与人们印象中一般意义上的机器人不太一样,因为它不光有进行手术操作的机械臂,还有与之相连的成像系统和计算机控制的控制台,实际上是一个复杂的手术系统。

“达·芬奇”的操作臂有四个:其中两个是“手”,即“左手”和“右手”,在手术中像医生的手一样进行操作;第三个操作臂是“助手”,起牵引、稳定等作用;第四个操作臂是镜子,类似人的眼睛,有左右眼,可以形成三维立体图像,手术视野图像被放大10倍后,以最佳的视觉效果在监视器上显示出来。这四个操作臂都非常细小,直径不到一厘米,类似钢笔粗细。手术时,机械臂通过套管,从一厘米的小切口进入病人体内,在心脏病变部位大显身手。

其实,无论“达·芬奇”有多么高超的技艺,它还是被人操作的机器,手术的主角依然是人。手术中,机器人的操作臂与电脑控制台相连,医生坐在离病人较远的操作台旁,他的手臂、手腕和手指动作被直接复制到机器手臂上,然后,机器手便可在人体内进行操作。

机器人手术优势在哪里

据中国第一个机器人心脏医生--解放军总医院心血管外科主任高长青教授介绍,传统心脏手术最常用的方法是开胸后在体外循环下完成。因手术中需要劈开胸骨,病人将承受巨大创伤,胸前会留下长达20厘米的瘢痕,造成生理和心理负担。小切口的应用、非体外循环技术的诞生、内腔镜技术的发展为心脏外科领域注入生机。微创技术因其切口小、创伤轻、痛苦少、恢复快而受到患者和临床医生的欢迎。机器人系统除了可以不开胸就完成先天性心脏病、瓣膜病、房颤、冠心病、心包疾病、纵隔肿瘤等疾病的治疗,还可以在心脏跳动下进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避免了常规手术的切口创伤和体外循环,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创伤。

据了解,目前高长青带领国内第一个全机器人心脏外科技术团队所开展的手术涵盖了国际上已经开展的全机器人心脏微创手术的所有类型。在完成的60例手术中,房间隔缺损修补术30多例,冠状动脉搭桥术20多例,二尖瓣成型及置换术3例,心脏肿瘤切除术3例,纵隔肿瘤和心包肿瘤切除术一例。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返回资讯中心 返回资讯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