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声明:凡标注“四川恒泰医药有限公司”版权均属中国用药安全网,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便秘(Constipation)是一种常见的病症,通常是指大便次数少、质地坚硬、排便困难(或排便不畅)。近年来国际上对便秘的概念确定了量化指标。1999年5月中华医学会外科学会肛肠外科组的专家们在全国便秘诊治新进展学术研讨会上对1990年11月制定的《便秘诊治暂行标准》进行了修订,同时提出了“在不使用泻剂的情况下,7天内自发性排空粪便(spontaneous complete defecation)不超过2次或长期无便意”的量化概念 。近年来,由于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的改变,便秘的发生率不断升高。据刘世信等报道,天津市区普通人群便秘发生率为4.43%;女性的发病率为男性的2-3倍;60岁以上老年人发病率急剧上升,达到50% 。便秘的发病率因地域而异,1999年美国的流行病学统计显示美国普通人群的便秘发病率为14.7% ;且城、乡人群的发病率存在显著性差异 。
随着临床、基础研究的不断深入和消化道疾病诊断技术的不断提高,特别是包括全胃肠通过时间(gastrointestinal transit time,GITT),肛门直肠测压等先进的诊断方法应用于临床后,便秘的诊断在发病机制、部位及诊断分型各方面均日趋准确。目前慢性便秘的分型除了慢通过型便秘(slow transit constipation,STC),出口梗阻型便秘(outlet obstructive constipation, OOC)外,还提出了混合型便秘(mixed constipation,MC)的分型 。另外,国内外专家都对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IBS)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对该病患者的心理特点、症状分类、诊断标准、治疗探索等各方面都发表了详尽的论述。肠易激综合征型便秘(Constipation-predominant IBS, C-IBS)的概念也已应用到便秘的病因学分类之中 ,3。
最近10年,各类便秘治疗药物在临床的研究和应用出现了明显的分化。传统的膨胀性泻药、刺激性泻药、润滑性泻药和直肠通便药由于存在疗效不确切,特异性不强,部分成份有毒性,不良反应多而不易耐受,治疗范围局限等方面的缺陷,几乎都没有得到更多的研究和开发。
而针对便秘病理机制研究的进展,临床广为接受、研发较为活跃的导泻药主要集中于胃肠动力剂、渗透性泻药、以及一些在传统的导泻药基础上更新的纯天然药物,分述如下:
1. 胃肠动力剂-- 5-羟色胺受体4激动剂(5-HT4 receptor agonist ):
在治疗便秘的各类药物中,胃肠动力剂是最新、更新最快的一类。最近研究显示5-HT4受体激动剂对胃肠道动力失调有治疗作用 ,而且许多研究已显示体内极低浓度的选择性5-HT4激动剂即可触发胃肠道的蠕动反射,可以避免高浓度药物在体内蓄积而引起不良反应,因此选择性5-HT4激动剂是目前具有临床应用前景的药物。
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作为一种神经递质、神经调节剂和激素,其生物化学、药理学和组织学特性已有大量的研究。体内极大多数的5-HT存在于消化道胃肠粘膜的肠嗜铬细胞(Enterochromaffin cell,EC细胞)内。体内有多种5-HT受体亚型的存在,使5-HT对人体可产生多方面的影响。目前所知的5-HT受体有4种亚型:肠道神经元上的抑制性5-HT1A、调节平滑肌收缩的5-HT2A、神经节上5-HT3、存在于胃肠道、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的5-HT4 ,定位于胃肠道外周的5-HT4受体可介导胃肠道肌肉的收缩和舒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