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众合理用药援助系统
药品查询
请勾选查询条件后检索
药品名 企业名 批准文号 功能主治
你的位置:首页 > 用药与健康 > 健康养生 > 预防保健 > 正文
耵聍栓塞产生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www.yongyao.net  2008-4-22 13:18:24  来源:  责任编辑:
分享到:

耵聍,俗称“耳屎”,为外耳道软骨部上的耵聍腺所分泌的淡黄色粘稠液体,有杀菌、抑制真菌生长及保护外耳道皮肤和粘附灰尘、小虫的作用。

正常时在外耳道皮肤表面附有很薄一层耵聍,在空气中干燥形成薄片,借咀嚼、张口等运动脱落排出。若耵聍在外耳道内聚集过多,影响听力或诱发炎症,则称为耵聍栓塞。

造成耵聍栓塞的原因有两方面,其一为患有外耳道炎、化脓性中耳炎、经常挖耳或在粉尘较多的环境中工作,使外耳道皮肤常受刺激,致耵聍分泌过多;其二为外耳道狭窄、骨疣、异物存留等,使耵聍排出受阻所致。耵聍栓塞形成后,可使听力减退、耳鸣、眩晕或反射性咳嗽;遇水膨胀时可致突聋;刺激外耳道皮肤出现糜烂、肿胀、疼痛或流脓。耳镜检查可见外耳道为黄色、棕褐色或黑色块状物所阻塞,质硬如石或质软如泥。

针对耵聍栓塞的具体情况可采取下列措施:

(1)较小的可直接用镊子、耵聍钩取出。

(2)大而坚硬者,可先用3%~5%碳酸氢钠溶液或植物油滴耳,每日5~6次,待耵聍软化后再行取出。

(3)合并外耳道炎者,应先抗炎治疗,可滴入3%硼酸甘油或4%酚甘油,每日数次,必要时内服抗生素,3~4日后再取耵聍。

飞华健康网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返回资讯中心 返回资讯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