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众合理用药援助系统
药品查询
请勾选查询条件后检索
药品名 企业名 批准文号 功能主治
你的位置:首页 > 药讯频道 > 药讯 > 医药新闻 > 正文
白加黑:正式移交德国拜耳 “外嫁有烦恼”
www.yongyao.net  2008-7-28 17:30:50  来源:  责任编辑:
分享到:

曾失败:婆家能力不确定

外国人娶了中国媳妇,东、西方的文化差异必定是两人走向和谐的一大障碍,拜耳与“白加黑”同样如此。

一个风光无限的中国“白雪公主”嫁入外国豪门,是否能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则让很多人没底。

“我非常不看好,‘白加黑’的未来的道路很艰难。拜耳做的处方药都是专利药,非常擅长学术推广,在学术界有着极高的地位,因此,他们在高端市场占有一半以上的份额。”关平对记者表示了忧虑,“他们做非处方药基本都是外行,不仅没有经验,还没有队伍。”

关平表示,很多外企在中国都曾做过非处方药,但都不成功。如杨森制药的抗过敏药息斯敏曾红火一时,但后来推出的达克宁效果就很差,无法让市场接受。关平又举例,施贵宝集团曾推出的日夜百服咛,也只是昙花一现,最多才两个亿。阿斯利康曾运作的乐塞克也只是做了3年,不得不退市。即使是德国拜耳,关平照样揭起了它的“老底”。“他们也曾搞过非处方药,专门成立了一批队伍做达喜胃药,后来也不了了之。”关平说。

关平对记者表示,拜耳试图通过收购“白加黑”来扩大其在国内的非处方市场的份额,在该领域做大做强。但似乎很难,因为,非处方药的营销有着一套与处方药截然不同的模式,而外企普遍不懂这一点。

记者注意到,在拜耳收购“白加黑”的过程中,拜耳提出了一个重要的条件,即将“白加黑”的“监护人”关平一同归至拜耳麾下,继续运作“白加黑”,以确保平稳过渡。当时,关平也信誓旦旦,非拜耳不去。

谈到这段往事,关平大笑:“当时都是为了‘白加黑’能卖个好价钱,不过,人是活的,我还是有办法不过去,原因很简单,要高价让其无法接受。”谈到“毁约”的原因,关平表示,在外企工作,也只是打工而已,一点股份都没有,没劲。

作为东盛科技的“顶梁柱”,“白加黑”的离去,显然让东盛科技大伤元气。不过,关平表示,东盛科技在运作“白加黑”的时候,就已经培养了很多人才,在很短的时间,能再培养一个“白加黑”出来。关平说,拜耳不具备这种优势,未来相当艰难。

谈及此,中国保健协会副秘书长贾亚光对记者说的话意味深长,做非处方药,外企掌握中国特色的销售模式很重要,但太难了。

●1996年江苏启东盖天力制药厂开发“白加黑”,销售昙花一现。1998年销量大幅下滑。

●2000年东盛集团并购启东盖天力制药厂,“白加黑”易主,当年销售额从2000万升至2.9亿。

●2005年“白加黑”销量达到4个亿,成为东盛科技的最大赢利点。

●2006年10月东盛科技资金危机,欲变卖“白加黑”自保,拜耳与东盛科技签订协议。

●2008年7月3日双方正式交割财产,包括生产线、销售网络及销售队伍全部卖给拜耳。

来源:华夏时报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返回资讯中心 返回资讯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