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先生说,一些新出的药物、治疗技术没纳入医保的报销范畴,“有些新药的疗效比传统药要好,但医保只能保障最基本的治疗,对治疗效果则得看个人经济条件来负担新药费用。”
在北京市宣武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记者遇到带着一家三口前来注射甲乙肝疫苗的姚先生。他和爱人都参加了基本医疗保险,到医院后才知道,医疗机构没有注射甲乙肝疫苗的职能,而且预防性疫苗不能报销。“一针双福立适联合疫苗199元,一般注射三针才有效,加上我们的体检费用近3000元。”他反问记者,这种预防性的医疗费用,为什么不列入医疗保险的报销范畴。
对于流动性强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患者,医保制度显得有些力不从心。“我儿子摔了,半夜送医院,医生说要动手术,但必须先交钱,不交钱就不给做。”回想起儿子看病时的情景,甘肃农户王大妈满腹苦水。她说,尽管现在有农村合作医疗保障,自己可少负担一些医疗费,但因合作医疗是一年一报,一旦遇到严重疾病、一时凑不足钱,也只能拖着。
患者们告诉记者,听说医改方案今年将出台,他们都希望“提高报销比例、减少限制条件、降低付费比例”。
自费患者:一台手术等一两个月
记者在北京、山西采访中发现,公费医疗、医保制度覆盖了城市职工和居民,可在大城市的大医院里,流动人口占自费患者的大部分。他们就医的共同感受是——大城市求医太难了。
一大早,从新疆来的林先生就带着女儿守在北京市宣武医院神经外科候诊处。“来北京一月多了,现在才诊断出孩子的病。”他说,自己排队挂号、诊断病症就花了三周的时间。“诊断后还要等着手术,医生说可能一两个月后才行。”
“我们希望政府能降低医疗费用。”周先生是北京一家证券公司的总经理,常带孩子到北京儿童医院看病。“虽说为孩子看病,父母亲不在乎钱,但医疗费用太高了。”他告诉记者,女儿被诊断出患急性扁桃体炎,一次医药费就超过了2000元,这些费用全要自己掏。
来源:经济参考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