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永修燕坊镇岭上罗塘村卫生所,记者见到了刚刚看完病的农妇胡移春。因为咽喉不适,她这次看病花了31元钱。由于实行了门诊统筹试点,参合农民看门诊可报销40%(每次最高封顶10元),她只要出21元就够了。胡移春特别高兴,她说:“以前我们到卫生所看病都不能报,有点难受忍一忍就过去了。现在的合作医疗越来越好了。”
门诊统筹试点不仅受到农民的欢迎,也受到那些一直为病人少而发愁的乡村医生的欢迎。虬津镇麻潭村卫生所乡村医生刘潘怀告诉记者:“县里开展门诊统筹试点以来,我们卫生所的病人平均增长了20%左右。”
永修县卫生局局长柯立新说,该局对2个乡镇卫生院和4个村卫生所试点前后一个月的门诊量对比发现,试点后门诊量提高了48%,小病就诊率增长相当明显,1个月时间就有11838人次获得了门诊补偿,补偿金达到10万多元。“这表明农民小病时能够及时、就近治疗,受益的群众很多,这就达到了我们的试点目的。”
县农医局负责人还告诉记者,在开展门诊统筹试点时,该县还规定乡镇卫生院、卫生所每次门诊费用不得超过40元、35元,以防止“大处方”损害患者利益。现在该县村卫生所门诊次均费用仅24.6元,较试点前降低了18%。这表明参合农民不仅得到的实惠更多了,就医负担也轻了。
“门诊统筹”试点是一项顺民意、得民心的“民生工程”,但好事要办好,还需要不断总结和探索
记者在与一些县(市、区)农医局负责人交流时了解到,他们目前最担心的就是门诊统筹基金是否存在透支风险,还有如何杜绝村卫生所、乡镇卫生院与参合农民形成“利益共同体”,共同“淘”新农合“金”的问题。
从今年2月开始筹备,到6月16日正式启动,永修县农医局副局长熊青华更深知此项工作的艰难。他认为,新农合门诊统筹工作涉及的面很广、人很多,强化监管制度,是做好门诊统筹工作的前提,否则不仅起不到提高农民患者受益程度的作用,甚至有可能加重患者负担。他还告诉记者,为防止医院出现大处方、乱收费等违规行为,该县规定了乡、村门诊每次费用,却有农民误认为此举妨碍了他们用好药、用高档药。“因此,让农民理解政策,才能把这件好事办好。”他还说,目前农民在非定点医院看门诊还不能获得补偿,导致外出务工人员异地就诊长期不能受益,也会影响门诊统筹甚至新农合的开展。
也许正是出于对可能遇到困难的种种担忧,从全省来看,目前仅永修、新建、崇义等县已经正式启动了门诊统筹试点,有的试点县(市、区)依然是“只闻楼梯响,不见人下来”。
省卫生厅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新农合门诊统筹试点工作是一项顺民意、得民心的“民生工程”,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按照省卫生厅的部署,年内14个试点县(市、区)都要选择条件好的乡镇试点,保证明年扩大范围,让更多参合农民都能像永修农民一样,小病早治,提高受益。
来源:江西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