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单味药及综合疗法治疗RA的研究
刘维等[ 36 ]等用正清风痛宁缓释片治疗RA 60例,以甲氨蝶呤作为对照药物,治疗组:临床缓解9例,显效19例,有效19例,无效13例。对照组:临床缓解10例,显效17例,有效19例,无效14例,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唐亚平等[ 37 ]用走马胎和双氯芬酸钠治疗RA 42例,并以雷公藤多苷和双氯芬酸钠组40例为对照,走马胎和雷公藤一样,对RA的临床症状、体征指数均有显著改善,对血沉也有显著改善, RF转阴率分别48. 11%和48. 13% ,总有效率分别为88. 11%和90. 12% ,两组之间比较在症状、体征指数、化验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走马胎在用药期间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而雷公藤多苷组则不良反应较多。王轶[ 38 ]研究显示: ①白芍总苷( TGP)治疗RA有效,治疗40周和80周TGP与MTX疗效接近或相当,均优于雷公藤。②TGP安全性较好。TGP组未见明显的肝肾等损害,而MTX组与雷公藤组ALT、AST及ALP均有异常,且TGP组无血尿、蛋白尿等不良反应。余南生[ 39 ]以独活寄生汤为主加艾灸治疗RA, 疗程60 天,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58. 33%;对照组总有效率29. 17%。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郝惠兰[ 40 ]采用以中医中药为主的药物治疗并配合以针刺、理疗等辅助治疗的综合疗法治疗RA患者889例,结果显示临床指标如晨僵时间、关节肿痛数、实验室指标( ESR、CRP、RF)均明显好转。
5 展 望
RA致残率较高,目前尚无根治方法。中医药在治疗RA中取得了很大进展,其疗效好,副作用少,但同时也存在很多不足之处。(1)病因病机各个医家认识不一,临床报道总有效率较高,但疗效评价标准不统一,缺乏可比性,重复性差; (2)中医药治疗本病的报道虽颇多,但多集中在名师经验总结和临床疗效观察,缺乏药理、毒理、药化药效学的机理研究; (3)目前的研究多见短期疗效观察,远期观察比较少。中医药治疗RA 具有其优势,今后的研究重点应在,(1)应对该病的病因病机、诊断、证型、疗效等统一标准,加强和西医治疗的可比性及减毒增效方面的研究,以显示中医药的独特优势; (2)加强有效中药的相关实验研究,并能从分子免疫学水平来阐明中医药在治疗RA的机理,提高中医药研究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前沿性; (3)加强中医药治疗的远期疗效观察。
参考文献
[ 1 ] 徐俊良. 金实教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经验[ J ].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7, 23 (3) : 192 - 193
[ 2 ] 唐先平,胡荫奇.“痰瘀相关”与类风湿性关节炎[ J ]. 中国中医药杂志, 2005, 20 (3) : 173 - 176
[ 3 ] 孙元莹,张海峰,王暴魁. 张琪从痰瘀交阻治疗疑难病经验[ J ]. 辽宁中医杂志, 2007, 34 (1) : 13 - 14.
[ 4 ] 彭江云,刘路明. 吴生元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经验总结[ 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03, 10 (3) : 69 - 70.
[ 5 ] 姚华,汪悦. 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经验鳞爪[ J ]. 承德医学院学报, 2000, 17 (3) : 51 - 52
[ 6 ] 刘海涛. 益肾消痰化瘀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 J ]. 甘肃中医学院学报, 2005, 22 (3) : 17 - 19
[ 7 ] 冯兴华. 浅论痹症从肝论治[ J ]. 中医杂志, 2007, 48 (7) : 666
[ 8 ] 司国民,郑建堂,李云. 补肾活血化瘀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86例[ J ].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7, 31 (1) : 39 - 40
[ 9 ] 刘健. 类风湿关节炎从脾论治探讨[ J ].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1, 23 (1) : 1 - 2
[ 10 ] 怀君. 论毒与类风湿关节炎[ J ].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3, 27 (1) : 26 - 27.
[ 11 ] 李梢,王永炎. 类风湿关节炎从络辨治的理论体系初探[ J ].中医杂志, 2002, 43 (2) : 85 - 88.
[ 12 ] 陈为武. 风湿性疾病得中医学治疗[ J ].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7, 25 (7) : 1466 - 1467.
[ 13 ] 吴沛田. 如何辨治类风湿性关节炎[ J ]. 中医杂志, 2007, 48(6) : 567 - 568.
[ 14 ] 马宝东. 辨证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分析[ J ].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07, 21 (7) : 31.
[ 15 ] 隆万玉. 中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53例临床观察[ J ].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 2005, 22 (4) : 51 - 52.
[ 16 ] 程传国. 扶正蠲痹汤加减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136例[ 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02, 9 (12) : 46.
[ 17 ] 杜秀兰,李大可,马承泰. 消痹膏抗炎镇痛作用的实验研究[ J ].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4, 28 (1) : 63 - 65.
[ 18 ] 王伟,史天慧. 当归拈痛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实验研究[ J ]. 黑龙江中医药, 2000 (3) : 6 - 7.
[ 19 ] 徐联,李文昌,杜典儒. 强筋通络蠲痹方治疗风湿病的药理研究[ J ]. 卫生职业教育, 2003, 21 (9) : 138 - 139.
[ 20 ] 李广胜,任周新. 威灵通痹冲剂的药效学研究[ J ]. 中国医药学报, 200, 15 (5) : 70 - 71.
[ 21 ] 张根水,汤翠英. 痹痛方抗炎镇痛研究[ J ].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07, 25 (4) : 788 - 790.
[ 22 ] 谭宫屏,司远萍,万军枚,等. 通痹冲剂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药理学研究[ J ].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2000, 8 (4) : 7 - 9.
[ 23 ] 陈龙全. 复方竹节参片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作用机理[ J ].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03, 10 (9) : 27 - 30.
[ 24 ] 邱联群,黄年斌. 辨证治疗对类风湿性关节炎关节活动功能,疼痛的影响[ J ]. 中国临床康复, 2002, 6 (23) : 3597.
[ 25 ] 温成平,金晨宇,许志良,等. 解毒通络利湿方及拆方对实验性类风湿关节炎抗炎镇痛及调节免疫作用的比较研究[ J ].中国中医药杂志, 2007, 32 (13) : 1306 - 1310.
[ 26 ] 金晓琨,李卫东,滕慧玲,等. 青藤碱对核转录因子κB及其抑制因子IκB的影响[ J ]. 中国药理学通报, 2004, 20 ( 4) :788 - 791.
[ 27 ] 邱蓉丽,李磷,余筱蕾. 活络冲剂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作用及机理研究[ J ]. 中医药研究, 2001, 17 (1) :13 - 14. .
[ 28 ] 李新田,邱财荣,杨喜民,等. 乌藤镇痛胶囊对类风湿关节炎家兔树突状细胞免疫活性的影响[ J ]. 基础研究, 2007, 4(5) : 115 - 11629.
[ 29 ] 王振刚,王芳,赖蓓. 雷公藤多甙诱导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凋亡[ J ].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2001, 5(5) : 325 - 326.
[ 30 ] 唐玲丽,高洁生,陈新瑞. 白藜芦醇体外诱导类风湿关节炎滑膜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J ]. 中南药学, 2006, 4 (4) : 245 - 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