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502胶水拼接“野山人参”,用铅粉包裹为“冬虫夏草”增重,还有用其它石斛加工而成的“铁皮枫斗”等……市场上假冒名贵中药的现象远不止这些,而且手法极其隐蔽,不熟悉名贵中药的消费者往往容易受骗上当。特别是买到伪劣品不但不能防病治病,还会带来毒副作用,甚至危及生命。本周即将迎来冬至,在冬令进补期间,名贵中药通常价格昂贵,有的已超过黄金价格,但市场上随之带来的伪品和劣品也不断出现。上海市食品药品检验所中药室专家吴赵云提醒市民应有自我保护意识,了解并熟悉名贵中药的鉴别特征。
■冬虫夏草:插竹签铁丝、泡明矾等以增重
目前最多的伪品是亚香棒虫草,外形、颜色与冬虫夏草相似,极易假冒。曾发现有全部为亚香棒虫草的,也有在真冬虫夏草中掺入10%至70%的。伪品的亚香棒虫草虫体表面粗糙,略呈疣状突起,环纹不清晰;虫体下部足可见,中部4对足突出不明显;子座从虫头部中央长出,不包住整个虫头;子座顶端圆形。
而劣品冬虫夏草主要是有杂质,包括未去净的泥沙、拼接断冬虫夏草用的竹签、草棒和发亮的胶水等,有的为增加重量在虫体内插入铁丝、保险丝或注入水银等,也有在子座基部包裹泥土,泥土中掺有铁粉、铅粉等金属细粉。掺金属粉的冬虫夏草放入水中浸泡,器皿底部会紧贴一层“泥沙”,用手抹才能去掉。现在还发现被硫酸镁、明矾等无机盐水浸泡过的冬虫夏草,以增加份量。此外,冬虫夏草的水分也不能过高,过高不但增加份量,还容易使冬虫夏草霉变。
■野山人参和林下山参:人为拼接、雕刻工艺参冒充野山参
野山人参在森山老林间自然生长,目前我国东北三省野山人参产量极少。林下山参是为保护野山人参资源而仿自然种植的人参。野山人参和林下山参需要长到一定年龄才可药用,一般需生长13年以上。
辨别野山人参或林下山参一般可从“芦”、“体”、“腿”、“须”四方面进行观察。 “芦”为植物的根茎部分,一般较长,上部有多数整齐的、不转向的芦碗,下部有光滑的圆芦。芦碗一般一年产生一个,因而可估计人参的年龄。芦头上常生有不定根,习称“艼”,呈细长形,老参的艼常为枣核状或蒜瓣状;“体”为植物的主根部分,最为粗大。体有各种形状,质量上乘的参体形大多为短横体。体的外皮应紧细平滑且有光泽,犹如锦缎;“腿”为植物的侧根部分,一般为两条,应呈上粗下细呈圆锥形,下部不臃肿肥大;“须”为植物的须根部分,一般长于体的数倍,清疏自然,毛毛须少。须上可见小疣状突起,习称“珍珠疙瘩”。
而冒充野山人参和林下山参的大多是移山参。移山参是半栽培或栽培的人参,种植过程中被移栽过一次以上,营养充足,使得在短时间内生长较快,份量重。移栽后外形大多发生变化,主要表现在芦碗转向、体部横纹不连续、体下部和腿下部臃肿肥大、须短和多等。市场尚有很多工艺参冒充野山人参,工艺参即人为拼接、雕刻而成的野山人参,主要用移山参或园参通过用刀刻横纹,用胶水接芦头、拼体、接腿、接须的方式来冒充。
■燕窝:伪燕窝有银耳、猪皮、琼脂、粉丝加工品
燕窝一般筑在悬崖峭壁上,数量有限,多见的有白燕、血燕,另外还有毛燕、燕角等,而燕窝的伪品常见有银耳加工品、猪皮加工品、琼脂加工品、粉丝加工品等。
银耳加工品呈半球形或碎块状,表面淡黄色,外面粗糙,呈颗粒性,无沿长径排列的波状纹理,内面无互相交织而成的半透明细丝状物,用水浸泡迅速膨胀,不形成糊状溶液;猪皮加工品呈半球形或碎块状,底部平坦、黄白色,整体由透明而不规则的颗粒或丝状物构成蜂窝状,用水浸泡后即松散,体积膨胀2至4倍,不能形成透明的糊溶液;琼脂加工品呈椭圆形或贝壳状,淡棕黄色,整体由透明而不规则的膜状物构成蜂窝状;粉丝加工品形如燕窝,背面和内面均有整齐、半透明、粗细均匀的丝状纹理构成,纹理粗细相同,不自然,腹面无不规则相交织而成的半透明细丝状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