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5 免疫系统毒性作用
甲醛对小鼠淋巴组织具有抑制作用。甲醛在低剂量和高剂量时均能引起小鼠脾脏和胸腺重量的下降,而免疫器官重量的变化对判定机体损伤分子机制和损伤程度的一项主要生物指标。低浓度甲醛能引起细胞轻度的脂质过氧化,而不影响其功能;但高浓度的甲醛可引起脂质,蛋白质及DNA等大分子损伤,最终导致细胞凋亡或坏死。吸入甲醛可以引起小鼠免疫系统脂质过氧化反应,最终导致机体免疫组织中氧化平衡系统破坏而引起免疫损伤[ 17 ] 。
1. 6 其它毒性
王晓平[ 18 ]等用彗星实验证实甲醛在一定临界浓度下可引起DNA链的断裂,并且不同浓度的甲醛可以引起不同类型的DNA损伤。甲醛导致DNA链的断裂主要是通过产生活性氧自由基介导。甲醛对小鼠淋巴和睾丸组织O6 2甲基鸟嘌呤2DNA甲基转移酶(MGMT)表达可能具有抑制作用,而MGMT的降低会导致DNA复制过程发生突变,有可能使机体肿瘤易感性增加。
甲醛对皮肤和黏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反复接触甲醛溶液可引起变应性皮炎。甲醛对组织的刺激性可能与蛋白质和氨基酸有关,例如与氨基酸作用形成三羧酸甲基亚丙基三胺,导致蛋白质的改变。甲醛作为半抗原可与表皮中蛋白质结合激活T淋巴细胞,当再次接触时可引起IV型超敏反应,表现为变应性接触皮炎[ 19 ] 。气态甲醛可使小鼠重要器官的活力一氧化氮合酶的升高和总抗氧化能力降低,导致NO和自由基的大量生成。大量的NO和自由基共同参与了甲醛介导的氧化损伤作用。过量的NO在甲醛介导的氧化损伤中起到协同作用,是甲醛导致机体损伤可能的机理之一[ 20 ] 。
2 甲醛危害的防治
甲醛对人类健康的危害日益引起重视。目前主要针对甲醛的来源进行预防,如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环保型装饰材料推迟进入新装修居室、加强室内通风、在室内放置一些吸附甲醛的花草植物如吊兰、芦荟等,同时采用物理吸附、催化分解、化学中和、空气负离子技术以及材料封闭技术对甲醛进行技术处理,将有助于减少室内甲醛污染[ 21 ] 。但目前国内外尚缺乏对甲醛神经毒害作用的防治药物的研究,能否用药物(如茶碱)来防治有待我们进一步研究,尤其是有关文献表明[ 22 ] ,茶碱是腺苷受体的阻断剂,它能显著增强动物的学习记忆能力,并能改善东莨菪碱诱发的小鼠的学习记忆障碍。因此,寻找能恢复或改善甲醛造成的学习记忆障碍的药物成为研究热点之一。
总之,随着人类对自身遗传信息的掌握更加完善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进展,将会进一步揭示甲醛毒性过程的启动、发展以及各种毒性机制之间的内在联系。目前对甲醛的毒性作用的研究已经深入到基因水平[ 23 ] 。预防和治疗甲醛中毒,为加强环境保护、保障人民健康提供更多的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 1 ] 庚晋,周洁. 甲醛污染的危害、来源及预防[ J ]. 吉林建材, 2002 (4) : 54257.
[ 2 ] 娄小华,徐钱,王黎明,等. 甲醛吸入致小鼠脑和肾组织的氧化损伤作用研究[ J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2006,17 (1) : 11213.
[ 3 ] 刘婷,白雪涛. 甲醛对原代培养大鼠皮质神经元能量代谢的影响[ J ]. 卫生研究, 2005, 34 (3) : 2752277.
[ 4 ] 乔琰,杨旭. 气态甲醛致中枢神经毒性效应及其机理探讨[D ]. 华中师范大学, 2006.
[ 5 ] 谢永玲,刘克明,张明月,等. 胶合板释放物甲醛对小鼠脑组织神经递质的影响[ J ]. 环境与健康杂志, 2005, 22(4) : 2642266.
[ 6 ] 常君瑞,徐东群. 甲醛对机体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酶和丙二醛的影[ J ]. 卫生研究, 2006, 35 (5) :6532655.
[ 7 ] Pitten F A, Kramer A, Herrmann K, et al. Formaldehydeneurotoxicity in animal experiments[ J ]. Pathol Res p ract,2000, 196 (3) : 1932198.
[ 8 ] 潘绥,郭维新,李跃,等. 甲醛对人体超氧化物歧化酶和神经行为功能的影响[ J ]. 中国职业医学, 2001, 28 (1) :55256.
[ 9 ] Kilburn K H. Indoor air effects after building renovationand in manufactured homes[ J ]. Am J Med Sci, 2000, 320(4) : 2492254.
[ 10 ] Kilburn K H,Warshaw R, Thornton J C. Formaldehyde im2pairsmemory, equilibrium, and dexterity in histology tech2nicians: effectswhich persist for days after exposure [ J ].Arch Environ Health, 1987, 42 (2) : 1172120.
[ 11 ] 王晓平,段丽菊,严彦,等. 甲醛对雄性小鼠生殖细胞毒作用的研究[ J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2005, 39 (3) : 3732378.
[ 12 ] 唐明德,谢颖,易义珍,等. 甲醛对雄性小鼠生殖细胞的影响[ J ]. 卫生研究, 2003, 32 (6) : 5452547.
[ 13 ] 汤其宁,郝敬贡,夏青,等. 甲醛染毒对大鼠子代神经行为发育的影响[ J ]. 环境与职业医学, 2005, 22 (5) : 4262428.
[ 14 ] 李红霞,黄后今. 甲醛的毒性研究进展[ J ]. 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 2006, 33 (2) : 1142117.
[ 15 ] Zhao Z, Zhang Z,Wang Z, et al. Asthmatic symp toms a2mong pup ils in relation to winter indoor and outdoor airpollution in schools in Taiyuan, China [ J ]. Environ
Health Perspect, 2008, 116 (1) : 90297.
[ 16 ] Ezratty V,BonayM,Neukirch C, et al. Effect of formalde2hyde on asthmatic response to inhaled allergen challenge[ J ]. Environ Health Perspect, 2007, 115 (2) : 2102214.
[ 17 ] 梁瑞峰,原福地,白剑英,等. 甲醛吸入对小鼠脾脏和胸腺的氧化性损伤[ J ]. 环境与职业医学, 2005, 22 ( 5) :4292431.
[ 18 ] 王晓平,段丽菊,李晨岚, 等. 甲醛对小鼠睾丸细胞DNA的损伤作用[ J ]. 环境与健康杂志, 2006, 23 (2) :1282131.
[ 19 ] 朱桂珍. 甲醛中毒的诊断与治疗[ J ]. 中毒与急救,2006, 4 (1) : 57260.
[ 20 ] 段丽菊,王晓平,严彦,等. NO在甲醛介导的氧化损伤中的协同作用[ J ]. 环境科学学报, 2006, 26 (3) : 5052508.
[ 21 ] 张明,蒋莉. 甲醛对神经系统毒性作用的研究进展[ J ]. 儿科药学杂志, 2005, 11 (2) : 425.
[ 22 ] 金宗濂,文镜,王卫平. 茶碱改善东莨菪碱诱发的大鼠记忆障碍[ J ]. 生理学报, 2000, 52 (5) : 3902394.
[ 23 ] 柯珂,朱燕,乔琰,等. 吸入甲醛对小鼠前脑NMDA2R基因转录的影响[ J ]. 环境科学学报, 2007, 27 (2) : 282228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