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坏死是由暂时或永久性骨质血供丧失所致的一种疾病。缺少血液供应的骨组织逐步变性、坏死、塌陷;病变一旦侵犯关节,就会出现关节面的塌陷。如果不进行治疗, 80%股骨头坏死患者将会在4年内出现股骨头塌陷和骨性关节炎[ 1 ]。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数据显示,骨坏死疾病患者正逐年上升,骨坏死成为致残率较高的骨科顽症。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其临床病因、组织病理、早期诊断、各期的治疗均进行深入研究,虽然取得了许多可喜的成绩,但仍然还有很多难题噬待解决。
一、骨坏死的病因及病理学特征
骨坏死病因归纳起来分创伤性和非创伤性两大类。创伤性骨缺血性坏死与创伤导致局部骨组织的血液供应破坏或丧失有关,特别是髋关节周围的创伤,可导致骨颈骨折,髋关节脱位,或髋关节周围软组织严重损伤,使骨内外滋养血管或破裂或淤阻或扭曲,股骨头缺血、变性、坏死而发病。非创伤性骨坏死的发病机制,至今仍不十分清楚,经过长期的研究和观察,发现有许多疾病及治疗方法与本病的发生有密切关系,如酗酒、吸烟、血液凝固功能障碍性疾病、肾脏疾病、结缔组织病、狼疮、大剂量皮质激素等。此外,最新研究发现二膦酸盐与非创伤性骨坏死发生相关[ 2 ] 。有时该病的病因不明,我们称之为特发性骨坏死。
骨坏死是骨科疑难病症之一,其发病机理尚未明确,目前提出的有骨内高压学说、脂肪栓塞学说、微血管内凝血等。尽管骨坏死病因及发病机理各异,但病理变化却基本相同,其共同的病理本质是缺血及细胞坏死。人体在任何部位都可能发生骨坏死,除发生在股骨头外,身体其他部位如膝关节、肩关节、腕关节,也会发生骨坏死,只是相对股骨头发病率较低。股骨头坏死发生率最高,主要由生物力学和解剖学方面的特点来决定的,如负重大、剪应力、活动范围大、血供少。股骨头坏死病理过程复杂,如早期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就会使软骨面塌陷,关节间隙变窄,最后导致骨关节炎,使患者髋关节功能障碍而致残。
二、骨坏死的诊断
早诊断、早治疗对股骨头坏死患者的预后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详细的全身体检是正确诊断的基础。首先要对患者进行仔细地全身体检,并详细地询问病史。骨坏死早期,患者可没有任何症状;随着病变的进展,大多数患者将会出现关节疼痛,开始仅在受累关节负重时出现,后期休息时也出现疼痛。如果骨坏死逐步进展至关节面塌陷,疼痛将明显加剧,这将严重地影响患者受累关节的活动。从症状的出现到关节功能的丧失,不同的患者经历的时间是不一样的,从几个月到几年不等。一旦怀疑骨坏死,就要选择性地进行以下检查: X线、MR I、CT、骨扫描、活组织检查。X线是基本的诊断工具,当症状出现时,一般都有典型的X线表现。较早期的骨坏死,常规X线则无法发现,建议行MR I检查。研究证
实,MR I是诊断早期骨坏死最敏感的方法,其敏感率和特异性均达99% ,假阳性和假阴性率均在1%以下[ 3 ]。CT扫描可以提供骨质的三维结构图以及薄层断面,比X线更清晰,有助于确定骨质病变的范围。一次骨扫描可以显示全身所有受累的部位,可以减轻患者辐射暴露程度,但不能用于骨坏死的早期诊断。活组织检查是确诊骨坏死的决定性的方法,但因手术创伤大,目前很少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