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看病贵”一直是市民最头痛的问题。其根源在于:政府对医院投入少,医院要吃饭,只得以药养医。而任何药品只要进医院,都会不同程度提价,10%-30%不等。只有当医院卖药不赚钱时,患者的医疗费用才能真正大幅度降低。
9月25日,市政府在“重庆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中首次提出,将选择300多种基本药物实行零差率销售。换言之,300多种基本药进医院,政府规定不许提价,医院必须按市场原价出售给患者,让医院凸现其公益性。
医院过惯了以药养医的日子,卖药不赚钱后,谁来养活医院?患者从中得到怎样的实惠?有何反映?对医生的冲击又如何?医院管理有何新问题?目前全市有没有卖药不赚钱的医院?
9月29日,市卫生局副局长何爱华告诉记者,江北区鱼嘴镇卫生院,这是重庆首家卖药不赚钱的医院。对于鱼嘴镇卫生院的大胆尝试,不仅市、区卫生局派专家前往总结、取经,国家卫生部政策法规司司长和世界卫生组织驻华总代表也到现场考察、研究,并对镇卫生院的做法给予充分肯定。
现场
记者目击:508种药价格公示
9月30日上午10点多钟,记者走进江北区鱼嘴镇卫生院挂号大厅,只见挂号、交费、拿药的窗口前,人们都在排队等候。输液室里,也坐了不少患者。67岁的老人李正忠说,早上8点多钟,看病的人还要多些,排队也更长。
进门左手边,一个巨大的公示牌占满了整个墙壁,上面写着:江北区鱼嘴镇卫生院508种药品零差价目录。记者随意记下了上面公示的几种熟悉的药物名字:阿莫西林胶囊———1.28/板,麻仁丸———2.78/盒……所列药品都是当前的市场价。院长杜能强告诉记者,之所以向患者公布医院的进药价,是要让广大群众监督医生用药。早在两年前,医院就以市场价格卖药给患者,没有加一分钱。
卖药不赚钱,医院谁来养活?又如何经营?记者问。
“全院人员工资由区财政拨款,奖金直接与就诊量、治疗有效率和患者满意度挂钩。”院长杜能强回答。
往事
院长:小外伤硬是开了500元
2006年以前,鱼嘴镇卫生院和市内所有医院一样,过着以药养医的日子。杜能强说,那日子不是好日子,不堪回首。
“医院当时在鱼嘴老街,全院不足二十人,政府很少投入,医院运营模式也是自收自支。没有什么像样的医疗设备,医生治病几乎就是开药,按物价局文件,医院出售的药品可在市场价基础上增加10%-30%。因此,医院的所有利润都在药品里。医生问完患者症状,便匆匆开处方下药。”杜能强现在回忆起三年前的状况,依然苦笑不已。
当时,医院给每个科室都下达了“经济指标”,每个月医生和科室必须完成,才能拿到基本工资,超额完成任务另有奖金。“经济指标”最高的一个科室,每个月要完成5万元的任务。“为了完成经济指标,医生常常开大处方,20元钱的药就能解决的问题,医生却开出上百元甚至几百元。”杜能强说。
据杜能强介绍,一次,工地上一名工人受点小外伤,缝合清创后,几十百把元的消炎药足够了。可是,医生硬是开出了500元的高价处方。当时他本人看到这张处方单后,心里都很难过,毕竟“这样做是有悖医生的职业道德的”。不过,没得法,医院病人少,实属医生的无奈之举。“一般情况下,一张处方几百元,一次住院几千元是常事。”
卖高价药的医院自然不受欢迎。鱼嘴镇卫生院为60000多人服务,按理,医疗需求是很大的。杜能强说,不能检查、不能手术、只会开高价药的卫生院,越做越死,2006年全年就诊人数才4000多人。有时一天的门诊量,就十来个人,医生比病人多,早上八九点多钟开门,就没有病人,医生穿着白大褂耍一天是常事。
说到这里,杜能强直摇头,“唉,往事不堪回首。2006年,我刚从江北区调来,镇上的人还不认识我。有一次,我去菜市场买菜,听到菜市场上小贩们议论镇卫生院,说那是一家‘黑医院’,去不得!当地人生病都尽量自己买点药应付,实在憋不住了,宁肯花上百元路费,包车上高速去城里大医院看病,也不到我们这里来。”
转机
卫生局长:政府养医院,严格考核
转机出现在2006年。杜能强说,江北区副区长与区卫生局局长来考察后决定,由政府拨款,将其重新打造成一家真正能为民看病的社区医院。
昨天,江北区卫生局局长吴志刚回忆说,“到鱼嘴镇卫生院考察后,江北区政府决心加大对医院的投入,让医院为患者服务,重回公益之路。江北区政府要求医院收支两条线,所有收入不与医生个人收入挂钩,医生的职责是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
从2006年起,区政府为鱼嘴镇卫生院每年拨款80万元,解决了全院医护人员的基本工资。
2007年2月,区政府按鱼嘴镇卫生院41人的编制,一年拨款380万元,解决了职工福利。为了彻底解决后顾之忧,区政府甚至把鱼嘴镇卫生院的退休人员也全部转为事业编制工作人员,全额拨付其基本工资和绩效工资。
2008年,区政府拨款1000多万元修建新的鱼嘴镇卫生院大楼,2009年2月落成。区政府为鱼嘴镇卫生院配备DR照光机、B超、全麻呼吸机、标准手术室、信息化电子管理系统,住院病房配有中央空调和中央供氧、全天供应开水、液晶电视、电梯等等。在新大楼里,医生使用电子病历、电子处方,成为我市社区医院中唯一一家电子信息化管理医院。鱼嘴镇卫生院还是目前我市唯一一家无障碍社区医院。
吴志刚说,区政府对鱼嘴镇卫生院的投入是有条件的。区卫生局每个月都从以下三方面对医院进行严格考核,合格后,方可拨款。第一,公共卫生服务;第二,基本医疗服务;第三,群众的满意度,三方面各占一定的权重百分比。其中,群众满意度百分比最高。而对群众满意度,区卫生局每月会定期却不定对象地进行抽查,调查人员深入病房、社区、农民家中测评。测评后再对鱼嘴镇卫生院打分,根据所打分数,区卫生局下拨职工的绩效工资。
现在,区卫生局每月两次向鱼嘴镇卫生院拨款。第一次是月初,拨付医院职工的基本工资和医院的运行经费。第二次是月中下旬,根据考核打分,拨付职工的绩效工资。职工每月的绩效工资都是不同的。“鱼嘴镇卫生院在全区十多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里,每次考核都是前三名,因此职工的绩效工资差别不大。”吴局长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