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风
医生:单张处方不得超50元
区政府投入后,鱼嘴镇卫生院最大的变化是立即取消对各个科室的“经济指标”,并重新规定:单张处方原则上不超过50元,一般住院患者全天费用原则上不超过80元。医生收入也不再与处方用药挂钩,医生的奖金收入不与开药多少挂钩,直接取决于每天的门诊量、治病有效率、患者满意度。
考核的指标变了,医生的方向也发生转变,以前一个患者来,医生要尽量拖延治疗时间,以便多开药,开贵药。现在生怕患者不高兴,医生会在最短时间,确诊患者病因,并对症下药,力求短时间有效。杜能强说,“以前用心拖,现在用心治。”
针对区卫生局有群众满意度的考核项目,鱼嘴镇卫生院对每个医生也有患者满意度的考核。对于每个住院患者,医院会随时回访,若患者症状在规定时间内没有缓解,医生奖金将被减少。
2007年取消“经济指标”、进行处方改革之初,医生们意见很大,对这种自断财路的政策十分不解。有人消极怠工,推诿病人,医院发现查实后,狠狠地进行处罚,个别医生的抵触情绪终于收敛。
不仅医生不理解,有的病人也不理解。据杜能强介绍,有一个老病号来看病,医生开出十多元的处方,相比以前动辄一两百的药方,患者难以置信,忙问原 因。医生解释说这是院里的新规定,单张处方上限不能超过50元。
鱼嘴镇卫生院妇产科医生李成敏告诉记者,考核指标变化后,医生们反而紧张了,压力大了,工作量也增加了许多。以前坐在屋里,笔头一转,处方一开,钱就来了。现在要靠门诊量、有效率和病人的满意度发奖金,每个医生都争着对病人好,生怕病人去投诉,生怕病人不来,影响自己的门诊量。
药房主任陈国进说,医院靠卖药赚钱时,我们在药房里面都经常听到病人在外面骂医院,“一个小感冒开好多药,硬是宰人哟!现在好了,群众拿药不骂人了。”
口碑
患者:看个感冒只要十几块
为了求证院长、医生们的话,记者来到医院一楼门诊大厅、三楼住院部,随机与病人、患者家属交谈。
新大楼三楼住院部,16岁的俞志平安静地躺在病床上,聚精会神地看着电视。父母坐在一旁,神情放松。
“娃儿肺炎,昨天才住进来,今天已经好些了。”母亲李德蓉介绍道。她手里拿着昨天全天的费用单,记者看到,包括药费等各种费用总计113.03元。“我们是第一次到医院看病,觉得这里比其它地方药费要便宜些,外加医院环境也不错,我们就来了。”
候诊大厅,草坝村的聂光平正守着11岁的儿子吊水。
“娃儿感冒,过来吊水。一共花了80块,比原来几百块钱要便宜多了,医生的服务态度比过去好些了。”聂光平说。
记者拿起陶正蓉手中的处方单看到,医生为她儿子开了消开灵等四种药,四种药累计药费为15.51元。加上各种检验费、治疗费,一天下来累计90元。
“你觉得贵不贵?”记者问。
陶正蓉笑了,“不算贵。大医院看一次感冒,再少也要遭几百元。现在卫生院变化大了,不宰人了,我们也愿意来看病,不再往城里跑。”
记者看见,已是中午了,输液室里还有不少患者。
成效
院长:固定工资让医生有了底气
“2006年我们全年门诊量才4000多人,平均每天十来个人。2009年仅上半年门诊量就突破20000人。”杜能强说到患者的就诊人数特别激动。“2006年医院十几个床位,只有30%住有病人。现在49个床位,90%以上都住着人,有时还要加床。2006年全院总收入120万,2008年340万,2009年预计将突破500万!不开大处方,卖药不赚钱,用门诊量,有效率和患者满意度考核医生,医院的收入不降反升。让医院重获新生,这是我们没有想到的。”
“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收入上升了。医生们渐渐发现,相比以前每个月要拼命完成‘经济指标’才能拿到手的800元基本工资,现在由区财政按时下拨、每个月1200元的固定工资让他们有了底气。”2007年,全院职工平均月收入1000元,最高的不到2000元;2009年,全院职工平均月收入2000元,最高的超过4000元。现在虽然苦些、累些,但拿到手的钱多得多,因此,医生的抵触情绪彻底消除了,院长杜能强说。
来源:重庆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