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众合理用药援助系统
药品查询
请勾选查询条件后检索
药品名 企业名 批准文号 功能主治
你的位置:首页 > 药讯频道 > 药讯 > 学术科研 > 正文
房间隔缺损介入治疗现状与未来
www.yongyao.net  2009-11-10 16:00:35  来源:  责任编辑:
分享到:

2. 4 ASD介入治疗效果判定

早期应用Clamshell 和Sideris 为主, 随访中有26. 3%~44. 4%残余分流,高于外科手术的7. 8% ~16. 4% ,限制了临床应用,改进的ASD封堵器可减少并发症,降低残余分流。4 008例ASD患者使用Amplatzer封堵器的报告中,成功率达97. 3% , 1年完全封堵率94. 9%。Marco等[ 17 ]对70例ASD患者研究其介入治疗后左心大小和形态的变化,发现术后24 h左心腔开始增大,左心功能有所改善,术后3个月时明显增大,左心功能显著改善。

3 ASD介入治疗并发症

ASD介入治疗已有30 余年的历史,因其相对安全,操作简单,创伤小而迅速为医生和患者所青睐。必须强调的是,介入虽然安全,但并发症同时存在,有些并发症甚至可能发生在介入数年后。最近对1355例卵圆孔未闭( PFO)介入患者进行meta分析,严重并发症(包括死亡、心包压塞、肺栓塞)占1. 5%,轻微并发症(包括房性心律失常、一过性传导阻滞、空气栓塞、无症状的血栓、封堵器断裂、血管损伤)占7. 9%[ 18 ] 。ASD介入患者由于选择封堵器要比PFO大,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会更高。ASD介入治疗并发症有: ( 1)血栓栓塞: 一项对1 000 例ASD 患者介入后的研究显示[ 19 ] ,血栓的发生率为2% ,其中3例出现轻微的脑卒中, 1例出现一过性脑缺血发作( TIA) 。血栓的发生率在不同的封堵器上有所差别, CardialSEAL 约7. 1% ,StarFlex约5. 7% ,而Amp latzer为0%,房颤和房间隔膨出瘤是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因此, ASD介入后应强调抗血小板治疗3~6个月,同时需要心脏超声监测血栓形成。(2)主动脉2右房或左房瘘:文献报道封堵ASD后封堵器磨损能导致主动脉窦破裂[ 20 ] ,另外,还可磨损心房游离壁使其穿孔致心包压塞,引起血流动力学变化,需外科手术治疗。有报道术后3年出现封堵器磨损破溃的现象[ 21 ] 。因此,ASD封堵术后应长期监测,特别是使用大型号的封堵器。(3)传导阻滞:一项研究显示[ 22 ] ,大约6%的ASD患者在介入术后数天出现不同程度的房室传导阻滞,越大的封堵器出现的风险越大, 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可使其恢复正常。(4)偏头痛: 对偏头痛发作的研究,文献报道不尽一致。有研究显示,偏头痛的ASD或PFO患者,在行介入治疗后, 偏头痛发作可减轻或消失[ 23 ] 。而Josep等[ 24 ]报道ASD和PFO 在使用Amp latzer封堵器介入治疗后,反而出现偏头痛的发作,其发生率在7%,而使用其他类型的封堵器, 偏头痛的发生率可能要低[ 25 ] 。目前对其发生机制尚不很清楚,考虑是由于封堵器表面的活化血小板释放52羟色胺,后者引起偏头痛发作。另外,封堵器的镍元素向体内释放[ 26 ] ,偏头痛发作可能与机体对镍的反应有关[ 27 ]

4 展望

随着科技的进步,新型封堵装置会不断出现,可吸收的封堵器由于其对机体的炎症反应轻,封堵器90%~95%的成分会被机体吸收,最终被机体组织取代,真正大大提高了封堵器的生物相容性,且该封堵器不会为日后行房间隔穿刺造成麻烦,因此可吸收的封堵器会是以后发展的主要方向。ASD介入治疗的并发症会随着对介入技术认识的不断加深会有所减少,目前临床上对各种类型的封堵器应根据循证医学的原则进行长期的随访观察,比较各种封堵器之间以及与外科手术之间的安全性、有效性,更好的总结经验,提高治疗水平,使ASD介入治疗达到更加满意的效果。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返回资讯中心 返回资讯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