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众合理用药援助系统
药品查询
请勾选查询条件后检索
药品名 企业名 批准文号 功能主治
你的位置:首页 > 药讯频道 > 药讯 > 医药新闻 > 正文
给安慰剂正名 医生拿“假药”糊弄你是为你好
www.yongyao.net  2010-5-27 9:18:53  来源:搜狐健康  责任编辑:tgf
分享到:

你相信医生会拿假药糊弄你,但出发点其实是为你好吗?你相信一系列的毛病,小到疼、恶心,大到抑郁症和帕金森氏症,服几粒糖豆、打一针盐水就能见疗效吗?这种“药物”就是大名鼎鼎的“安慰剂”。据美国《波士顿环球报》日前报道,科学家们最近正在小心翼翼地探讨一种可能性:既然相关试验证实安慰剂有一定疗效,那么医生能不能把它们当成药来治病呢? 

安慰剂:能治病的“假药”

安慰剂(placebo),拉丁文的原意是“我将抚慰”,它是一种物质或操作程序,以“假药、假治疗”产生的心理作用来改善患者的症状,比如让患者躺在治疗器上,但实际上治疗器没有开。“假药治疗”可不是现代医学的创新。早在19世纪,人们就把金属棒放在患者身体上,希望用金属的电磁特性来缓解症状。以现代科学的观点来看,“电磁效应”治病纯属无稽之谈,而金属棒扮演的角色正是安慰剂。

安慰剂不含任何药理成分,只不过外型酷似真药,无非是一些蒸馏水、淀粉片或维生素胶囊等,但它能对患者产生微妙和难以预料的心理作用,从而缓解病情。安慰剂的疗效正激起全世界专家和学者们的研究欲望,不过美国制药公司非常担心安慰剂影响他们丰厚的利润。在美国,如果临床试验发现新药物的疗效连安慰剂都比不上,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就不会批准该药物的生产。

新药必须打败安慰剂

二战后,医药学的蓬勃发展给人们提供了多种治疗方法。与此同时,医生“家长式”的地位也被动摇,他们不再对患者颐指气使,而是把尊重患者的权利、让患者明白治疗过程放在首位,所以安慰剂之类的“假药”在当时并不受欢迎。

当安慰剂迫于道德因素逐渐失宠于医生时,它们又迅速在药物测试中找到了自己的新地位。这要归功于1955年一名哈佛大学麻醉师发表的一篇论文,他声称安慰剂效应如此显著,简直应该和研制的新药进行PK。一直到今天,医药临床测试的黄金法则都是通过打败安慰剂来证明效力。

几十年来,不断积累的医学数据让人们重新认识安慰剂的治病功效。不计其数的研究证实,安慰剂的确能在身体里激发一系列的反应。

通过采用核磁共振成像技术扫描患者大脑,科学家发现安慰剂缓解疼痛绝不仅仅是患者的主观感受。在很多情况下,大脑会释放镇痛荷尔蒙自我疗伤。2009年美国《科学》杂志刊文指出,当患者被告知涂抹了一种“镇痛效果很好的药膏”时,他们脊髓里和疼痛相关的活动就不那么活跃了。

研究人员希望诸如此类的研究成果,能让安慰剂成为一种治疗选择。当然,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怎么向患者解释整个治疗过程。“医生给你的药其实是糖豆”——这样直接说出真相,恐怕不是明智选择,肯定会影响疗效。因为服用安慰剂就像条件反射一样,需要潜意识发挥作用。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返回资讯中心 返回资讯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