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众合理用药援助系统
药品查询
请勾选查询条件后检索
药品名 企业名 批准文号 功能主治
你的位置:首页 > 药讯频道 > 药讯 > 医药新闻 > 正文
给安慰剂正名 医生拿“假药”糊弄你是为你好
www.yongyao.net  2010-5-27 9:18:53  来源:搜狐健康  责任编辑:tgf
分享到:

安慰剂可部分取代真药

利用安慰剂的一种方法,可以是将安慰剂和其他治疗结合起来。今年2月,刊登在美国《身心医学》期刊上的研究发现,涂抹药膏的牛皮癣患者辅以安慰剂“增强疗效”后,治疗效果和用4倍药量的患者差不多。文章作者认为,大脑的条件反射起了主要作用。大脑学会了将药膏和自我修复联系在一起,在没有药膏只有安慰剂的情况下,大脑照样发出自我修复信号。

虽然这只是一次简单的试验,意义却非常深远。它表明医生有时可以将安慰剂和真正的药物混用,得到的疗效却一样。主导该项研究的罗伯特•阿德博士称,这种方法对于治疗神经系统疾病,比如疼、自身免疫性疾病和高血压有巨大潜力;将来医生开药方时,可以把其中20%的真药用安慰剂取代。

另一些研究者深入到了安慰剂效应的另一个领域。有人认为,安慰剂的效应来自与之相伴的医疗服务。医生与患者间的交流会起到治疗作用,这一观点已得到试验验证。

意大利都灵大学科学家做了这样一项试验:患者要么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接受止疼药,要么在医生亲切和蔼的指导下服用,结果,后者需要的药物剂量较少,止痛效果也更显著。换句话说,安慰剂的效果大部分要归功于医患间的互动。

哈佛大学最新的研究显示了医患关系的重要性——有两组患者接受了假针灸,其中一组得到的是友好的、富有同情心的人文治疗,另一组的医生几乎不和患者搭讪。还有第三组患者在等待治疗。3周后,第三组28%的患者感觉病情有好转,第一组62%的患者病情得到缓解,第二组则为44%。这说明,医生态度好,患者好得快。医生的耐心、同情心和爱心也是一种无形的“安慰剂”。

安慰剂效用捉摸不定

如果安慰剂产生的心理效应真能治病,我们是否可以把它当作一种专门的药物呢?毕竟,安慰剂几乎没有副作用,而且价格极其低廉。今年2月,英国著名医学期刊《柳叶刀》回顾了安慰剂效应的研究,探讨了医生利用安慰剂效应治病的可行性。但就算可行,医生也会面临道德上的批判:端出一两片维生素冒充真正的药物,这不是对患者赤裸裸的欺骗吗?可要是说出真相,治疗效果肯定会大打折扣。

美国哈佛医学院副教授特德•卡泼奇克表示,过去的10年中,医学的确证明了安慰剂效应的治病效果,需要进一步研究的是,如何在不侵犯患者知情权的情况下,巧妙地利用这一效应。

当然,安慰剂的效用是有限的。胳膊断了,动脉堵了,再怎么“安慰”也不会有起色,只能通过手术和真正的药物治疗。一般来讲,安慰剂效应更针对症状的表象,而不是疾病本身。有时病症说不定是自愈的,却被安慰剂“邀功领赏”。事实上,关于安慰剂疗效,医学根本无法给出确切的界定,更难以通过某种方式辨别、衡量。

安慰剂的支持者们称,是药三分毒,医生应该尽量挖掘患者身体自我修复的潜力来治愈疾病,这也正是安慰剂最擅长的。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返回资讯中心 返回资讯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