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去年年初开始,一些市民因看了号称“健康教母”马悦凌的《不生病的智慧》一书,说生吃泥鳅能祛肝火、治慢性胆囊炎等病症后,开始生吃泥鳅“养生”。食用了生泥鳅后,这些人开始出现发热、腹泻、四肢酸痛等症状。一检查,才发现肝脏出现了阴影,原来是长了寄生虫。
“通过DNA对比,这是条棘颚口线虫。”昨日,川大寄生虫学教授陈建平指着显微镜下的一条线状虫子说。这种名叫“棘颚口线虫”的寄生虫,是从泥鳅体内找到的。
近一个月以来,成都陆续出现吃生泥鳅感染寄生虫的病人。一周前,省医院感染科主任江南,将20多条患者提供的与自己食用的同批泥鳅,拿到川大华西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寄生虫学教学研究室,希望专家能通过专业、科学的检测确定寄生虫的种类,以便针对性治疗。
送检:寄生虫是“棘颚口线虫”
拿到泥鳅样本后,寄生虫学教学研究室教授陈建平、高级实验师廖琳和同事们开始加班加点地做实验。
“要把泥鳅剁成肉泥,放进从猪胃里提取的消化液中浸泡一天,因为这和生泥鳅被人吃到肚子的消化过程一样。”陈建平说。
一天后,把被消化过的物质过滤、沉淀、清洗后放到显微镜下,陈建平很快就找到一根只有200多微米的线状虫子。在显微镜下,这根线状虫子短粗,稍透明,两端稍向腹面弯曲,前端为球形,上有8圈小钩,颈部狭窄,体前半部和近尾端处有很多体棘。陈建平说,这种虫名叫棘颚口线虫,寄生于鱼、泥鳅、黄鳝体内,一条泥鳅体内数量最多可达77条。
此前,一名38岁的男性患者,因发热14天到四川省人民医院就诊,通过CT发现病人的肝脏阴影。“是寄生虫!”,除了这名患者,目前在省医院住院的23名病人,每人的肝脏上都能检查出寄生虫,部分病人大脑内也检查出寄生虫。
为了对症下药,感染科杨仁国医生随即为该病人做了试剂检测,但检测结果显示血吸虫、肝吸虫、包虫、囊虫都呈阳性。“这几种寄生虫有交叉反应,不能判断究竟是哪一种。”杨仁国说,“圈定寄生虫的范围,就可以针对性治疗。”
- 2010.03.23
- 2010.03.28
- 2010.05.26
- 2010.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