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服药注意服药方法用水温度和用水量等,这样才能保证有效的血药浓度,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1、爵服:是指把药片口爵碎后用水吞下。对胃粘膜有保护作用的药物和促进消化的药物应口爵服。如江中健胃消食片等。
2、吞服:是指用水将药送入胃中。因为水有保护和润滑食道的作用,又能加速药物在胃里的溶解,促进吸收,同时可以加速药物的排泻,减少毒副作用,因此大多数药物常采此种方法服用,如服用磺胺类药和对食道粘膜有较强刺激和腐蚀作用的药应注意多饮水,一般要喝200ml~300ml的水并保持站立或坐姿,服药后不宜立即仰卧,如盐酸多西环素片(强力霉素)、硫酸亚铁片、复方新诺明等,吞服缓释片(胶囊)及肠溶片(胶囊)也应注意多饮水但不要嚼碎,从而保持其完整性,以免药物接触胃酸而降低疗效或刺激胃粘膜,如氨茶碱缓释片,阿司匹林肠溶片等。
3、冲服:指用适量的水将药冲化后喝下药液,一般的颗粒剂、冲剂均用此法服用,如板蓝根冲剂。有些冲剂冲服时应注意用水量及用水温度,如蒙脱石散剂(思密达)每小包应用水量为50ml温开水溶解摇匀后服用,目的就是保证药物有足够溶度,与胃粘膜有良好的接触,从而取得最佳疗效。
4、含服:是指把药片或药液含在舌下或口腔发挥治疗作用。润喉片类的药品可放在口腔内任何部位,不要咬碎,任其自然溶化,分泌的唾液不应吐出,可慢慢咽下,如草珊瑚含片、西瓜霜含片等。仅供含漱的药片,则用适量温开水溶化,将药液在口内含数分钟后吐出,如硼砂漱口片等。
5、舌下含服:指使药剂直接通过舌下毛细血管吸收入血,完成吸收过程的一种给药方式。如一些紧急发挥疗效的药,则应将药片放于舌下,用舌轻轻压住,任其溶化。如硝酸甘油:用于防治各种类型的心绞痛,口服无效,发作时舌下含服1片,约2~5分钟即发挥作用;初次用药可先含半片,以减轻头胀、心跳加快的副作用;心绞痛发作频繁的患者在大便前含服可预防发作。如硝酸异山梨醇(消心痛):作用与硝酸甘油相似,舌下含服后约2~3分钟见效,药效持续2小时;口服30分钟见效,药效持续4小时;患者用于急救时应舌下含服,用于长效时应口服。如硝苯地平(心痛定):用于高血压和变异型心绞痛,舌下含服降血压效果较口服迅速。如复方丹参滴丸和速效救心丸:用于胸中憋闷、心绞痛,舌下含服。各种止咳糖浆(膏)也需将药液含在口内数分钟,慢慢咽下,如牛黄蛇胆川贝液、蜜炼川贝枇杷膏等,由于糖分可抑制消化液的分泌,从而使食欲减退,并有饱胀感,同时止咳糖浆对呼吸道黏膜起安抚作用,服后不宜饮水,以免冲淡药物,降低疗效,同时服用多种药物,则应最后服用止咳糖浆。
总之,只有对各种口服药物我们应该采用正确的服用方法,才能使药物的疗效得到明显的发挥。
- 2009.08.26
- 2010.06.09
- 2009.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