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促有丝分裂作用
对于胰岛素类似物的分子安全性,目前的研究有限。人们对促有丝分裂作用的主要认识为,胰岛素在人体内主要与胰岛素受体结合,发挥促进葡萄糖摄取等代谢效应,但同时胰岛素也能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受体结合,虽然其亲和力只有IGF-1与IGF-1受体亲和力的1/500,但一旦胰岛素与IGF-1受体结合,会引起下游促有丝分裂作用。科恩(Kohn)等的分析显示,在体外环境下,随着胰岛素与IGF-1受体亲和力的增加,其促细胞增殖能力也增强,二者呈线性相关。目前人们认为,具有好的分子安全性的胰岛素类似物应该具备低IGF-1受体亲和力,可从胰岛素受体迅速解离,且IGF-1受体亲和力与胰岛素受体亲和力相平衡(小于或等于人胰岛素)。
人胰岛素是人体天然的胰岛素,具有很好的安全性。与之相比,有分子结构改变的速效胰岛素类似物是否具有促有丝分裂作用呢?2000年库尔茨斯(Kurtzhals)等发表于《糖尿病》(Diabetes)杂志的一项研究分析显示,门冬胰岛素和赖脯胰岛素的IGF-1受体亲和力和促有丝分裂能力与人胰岛素相当,提示其具有与人胰岛素相同的体外安全性。
而且,今年6月德国赫姆肯斯(Hemkens)等发表于《糖尿病学》(Diabetologia)杂志的回顾性队列研究也显示,与人胰岛素相比,门冬胰岛素和赖脯胰岛素并未增加肿瘤发生风险。这也提示,目前临床常用的速效胰岛素类似物并未显示有增加肿瘤发生风险的不良反应,具有很好的安全性。
关注临床应用门冬胰岛素适用于广泛人群
作为临床使用多年的速效胰岛素类似物,门冬胰岛素不仅能更好地满足餐时胰岛素需求,有效控制餐后血糖,而且低血糖发生率低,分子安全性良好,为其广泛的人群适用性打下了基础。目前,门冬胰岛素除作为餐时胰岛素用于糖尿病常规治疗外,还可用于胰岛素泵治疗,2岁以上儿童糖尿病及妊娠合并糖尿病治疗,是适应证最广泛的速效胰岛素类似物。
总之,速效胰岛素类似物的开发使外源性胰岛素能更好地满足生理性胰岛素需求,更好地控制餐后血糖且有效减少低血糖的发生。而且,现有证据显示,门冬胰岛素的分子安全性也良好,无增加肿瘤风险等顾虑,可广泛应用于儿童、妊娠妇女等特殊人群。这也体现了从人胰岛素到胰岛素类似物,人们在保障安全性前提下追求生理性降糖所作出的努力,使更多的糖尿病患者能从中获益。
- 2010.05.28
- 2010.05.27
- 2010.05.28
- 2010.05.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