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众合理用药援助系统
药品查询
请勾选查询条件后检索
药品名 企业名 批准文号 功能主治
你的位置:首页 > 用药与健康 > 健康养生 > 饮食保健 > 正文
媒体披露行业乱象:添加剂兑水就成“现榨果汁”
www.yongyao.net  2010-8-30 17:31:47  来源: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cqjm
分享到:

管理新规:添加剂拟禁止使用

近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起草《餐饮服务单位现榨饮料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对现榨果汁的食材新鲜程度、种类、质量以及操作人员的卫生防护都做了具体要求,并明确规定,现榨饮料不得使用食品添加剂。

相关人士认为,这一征求意见稿的起草,或将是现榨饮料行业摆脱现有乱象、走向规范化之路的开始。

南宁女孩杨璟一直是现榨饮料的忠实拥趸。直到在媒体上看到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征求意见稿,她才明白,原以为安全健康的现榨饮料,“也有这么多门道”。

杨璟的反应代表了不少消费者。记者采访的多位消费者表示,管理办法的出台,对于保护消费者权利、保障消费者身体健康具有积极作用,体现了国家对食品安全的高度重视。

正规经营现榨果汁的饮料店店主、餐馆经营者对征求意见稿的起草表示欢迎。有店主告诉记者,一旦《餐饮服务单位现榨饮料管理办法》正式实施,现榨饮料行业将重新洗牌,那些长期以来通过勾兑“现榨饮料”牟取暴利的经营者将“无处遁形”,有助于坚持“质量至上”经营理念的经营者脱颖而出。

而另一些店主和餐馆则态度暧昧。采访中,不少店主表示“并不知情”,并一再重申自己是“现榨果汁”,但当记者提出要现场查看时,均以各种借口拒绝。

广西同望律师事务所律师王溪蔓认为,这次起草的《餐饮服务单位现榨饮料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性质上属于国家部门管理规章,是今年3月份发布的《餐饮服务许可管理办法》和《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的延续性要求。一旦正式发布,现榨饮料行业便能实现有法可依,消费者将可依据这一办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市民建议:要让操作走出“暗箱”

记者采访发现,大家在对现榨饮料管理办法的发布和实施寄予厚望的同时,对管理办法的可操作性也不无担心。

南开大学经济学博士赵雷说,在现榨果汁的供需双方中,供给方和消费者信息并不对称,大多数消费者没有辨别果汁真伪的专业知识,这给企业违规操作留下了空间。

对这一问题,陆女士建议,有关部门可考虑在正式稿中增加关于现榨果汁操作场所的规定,如规定操作场所必须在消费者可观察的空间内,确保消费者能看到从原料到成品的整个加工过程,以避免店主“暗箱操作”,弄虚作假。

管理办法发挥作用,关键在于监管。不少人认为,虽然征求意见稿第十六条规定,“由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根据《食品安全法》第八十五条进行查处”,但查处需要耗费的人力物力较多,证据采集也比较困难,实际操作或将遭遇难题。

对此,王溪蔓建议,监管部门可以要求现榨饮料经营者向监管部门备案。备案过程中对现榨饮料经营者生产条件和生产资质的检查,将可以起到一定的预防作用。王溪蔓同时提出,由于大多数现榨饮料经营者都是小本经营,为了不增加经营者负担,提倡免费备案。

还有专家指出,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因此,现榨饮料经营者有义务以书面或口头形式向消费者告知饮料的真实成分。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返回资讯中心 返回资讯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