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众合理用药援助系统
药品查询
请勾选查询条件后检索
药品名 企业名 批准文号 功能主治
你的位置:首页 > 药讯频道 > 药讯 > 医药新闻 > 正文
药业公司援建医院大楼产品“中标” 变相贿赂?
www.yongyao.net  2010-8-9 16:24:59  来源:《中国青年报》  责任编辑:ting99
分享到:

“捆绑”模式捆绑了谁

从去年开始,一些到兰州军区乌鲁木齐总医院看病输液的细心患者发现,看病账单上输液的价格比过去高出一些。

以250毫升0.9%的氯化钠注射液举例,以前每瓶售价仅为2.3元,而如今医生开出的由援建公司生产的同规格输液产品却变成了5.29元。

一些患者以为产品的成分有了变化,但得到的答复多是:“0.9%氯化钠还是氯化钠,里面成分是一样的,只是包装不一样,这是一家药业公司的专利产品,安全性能高。所以价格也就比普通输液产品高一点。”

对此,兰州军区乌鲁木齐总医院药剂科主任曾平说,我们曾经做过测算,大输液药品属于基础用药,与高昂的药品价格相比,患者使用的液体金额只占总药品费用的4%左右,这种增加属于比较小的范围。而针对增加的范围,医院目前正采用规范医生用药处方点评制度减少不合理用药来减轻患者负担。

当有患者提出希望使用价格低一点的输液产品时,曾得到答复:“对不起!医院只有这一种厂家的输液产品。”他们认为,患者的消费水平不同,医院应提供低中高档不同价位的输液产品供患者选择,而不能以保障患者输液安全为由,强制推销厂家产品。

曾在2008年前担任贵州天地药业公司新疆销售经理的何玉军从事大输液销售10年,他向记者透露说,药业公司生产大输液的成本很低,但大输液药品经过商贸公司和批发商倒手再进入医院,价格就变得五花八门。

他说,由于到新疆运费成本较其他省份高,因此来新疆销售大输液的厂家都非常有实力,产品质量绝对过关。

何玉军说,事实上,比拼先进的技术、理念和生产线设备,各大厂家都不相上下,但如果比拼销售模式,一些企业就只能望而却步了,因为他们没有实力投入上百万资金为医院免费援建静脉药物配置中心。

“如果以后大输液市场都用‘捆绑’销售方式,造成恶性循环,势必会迅速抬高我国的大输液市场价格。”何玉军说。

乌鲁木齐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童医院副院长甫拉提·居马说,如果存在“捆绑”方式进行销售,重要的是剥夺了患者和医护人员对药品的选择权。

对于来自不同方面的质疑,一家援建公司临床药学服务部经理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该企业产品的销售,都是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进行的,实行的是总经销制——将产品卖给各地的区域总经销商,再由区域总经销商分销给当地的各级分销商,各级分销商应医疗机构的选择,自主决定与医疗机构的销售业务,并不将产品直接销售给医疗机构,不与医院发生直接的销售业务往来。所以,不可能要求医疗机构只能使用该企业产品,也就不可能出现市场垄断问题。

“此外,国内药品销售都需要经过各地卫生部门的招投标,只能按照公示的中标价格销售,并接受当地医药招标机构的监督、检查,决不可能出现抬高药品价格的现象。”她说。

她还表示,作为上市公司,其信息披露有严格的法律约束和程序约束,因此公司内部的诸多信息,比如关于产品价格、协议等方面的内容,都是不能随意对外公布的。否则,公司将面临证监委严厉的处罚。

贾弘曾在天津哈娜好医材公司、威海医用高分子集团输液器公司等国内多家输液器厂家任职,并拥有多项发明专利,工作之便,研究医院输液配药安全问题已有8年时间。他曾多次在中国护理在线网站实名发帖。

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电话采访时,贾弘表示,事实上,药业公司为医院免费援建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捆绑”医院大输液市场的形式,并非由国内公司首创,而是效仿一家在华美国独资企业。

贾弘说,从国外经验来看,静脉药物调配是要收费的。如在全国建设推广并执行收费的话,每人次静脉输液治疗至少要增加3元以上支出。全国输液人次约在40亿以上,将会使每年社保基金至少要多支出几十亿元。

“据悉,目前国内已有近300家医院与大输液生产企业合作建成了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然而配药却一直免费,对医院来说,早已不堪重负,他们都期待着国家尽快出台药物调配收费标准。”贾弘说。

采访中,一些业内人士还提出,如果规范出台之前由医院和药企合作兴建的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属于市场行为,药企只是打了擦边球,那么2010年4月卫生部通知下发后,如何建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就应该成为一个课题进行研讨,否则,一两家药企这样做,会有无数企业效仿,市场秩序可能被破坏,产生恶劣的示范效应。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医疗生育保险处处长袁增珠指出,实行药品招投标制度的目的,就是减少药品流通环节、有效降低药价,是解决医院药品暴利的一个手段。医院应该严格按照招投标的原则,遇到同种质量和疗效上的药品,坚持低价原则。

袁增珠认为,医院选择药品应有高中低档之分,供医护人员和患者选择,否则,最终损害的是参保人员和国家的利益。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返回资讯中心 返回资讯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