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众合理用药援助系统
药品查询
请勾选查询条件后检索
药品名 企业名 批准文号 功能主治
你的位置:首页 > 用药与健康 > 用药常识 > 医药常识 > 正文
儿童性早熟诊疗要先辨真假
www.yongyao.net  2010-8-17 12:45:19  来源:健康报  责任编辑:candyxie
分享到:

近日来,有关某品牌奶粉导致儿童性早熟的消息在全国掀起了轩然大波,在把食品安全话题再次推向舆论风口浪尖的同时,也让性早熟这个病种成为公众热议的话题。

究竟什么是性早熟?什么原因会引起儿童性早熟?儿童性早熟能否治疗?记者采访了国内相关领域专家。

性早熟并非罕见病

“一直以来,性早熟都是儿科内分泌系统最为常见的疾病之一,只是没有引起公众甚至其他学科关注。近年来,虽然没有大型流行病学数据证实,但从临床接诊的病例数量来看,儿童性早熟有逐年增多的趋势。一方面是受环境、饮食等综合因素影响,发病病例增多,另一方面是家长对儿童发育的关注度提高,带孩子来检查的多了。”专门从事儿童生长发育研究的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教授伍学焱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据介绍,性早熟是一种以性成熟提前出现为特征的性发育异常。从医学角度上划分,女孩在8岁前,男孩在9岁前出现乳房发育,阴毛、腋毛出现,身高、体重迅速增长,外生殖器发育等第二性征,都可以界定为性早熟。有统计显示,在男女儿童中,性早熟的发生率约为6%。。

此外,根据病因不同,性早熟可分为真性(中枢性)性早熟和假性(外周性)性早熟两类。其中,真性性早熟的患儿除有第二性征的发育外,还有卵巢或睾丸等性腺器官的发育,一般是由自身体质或是疾病影响,如促性腺素释放激素过早分泌、下丘脑肿瘤或囊肿、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等。而假性性早熟,顾名思义,通常只有第二性征发育,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正常,同时无性腺的发育。

然而,随着人类进化、环境、饮食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儿童性发育的年龄出现提前的趋势,对性早熟的年龄界限也随之改变。据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内分泌遗传代谢学组组长、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儿科主任罗小平教授介绍,根据近年国内15个城市的调查资料显示,我国女童在8岁时出现乳房发育的比例已接近25%。为此,香港儿科内分泌学会已将女童性早熟年龄定义为7岁时出现乳房发育;美国儿科内分泌学会建议将白人女童7岁之前、黑人女童6岁之前出现第二性征,定义为性早熟。

乳房早发育并非都是性早熟

“一些儿童可能会在1岁之前出现一侧或双侧乳房增大,甚至阴道出血,遇到这种情况,家长往往会归结为儿童性早熟。其实,儿童这种‘微小青春期’的表现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状态,这也意味着出生时儿童的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发育已经相当完善,不能称之为‘性早熟’。”伍学焱告诉记者,上述现象往往在儿童1岁后自愈,并不需要特殊治疗。

此外,一类被称为“儿童单纯性乳房早发育”的状况则是假性性早熟中的一种,也是一种自限性的病症。有统计显示,5岁~6岁前儿童出现假性性早熟比例约为2%。。罗小平告诉记者,单纯性乳房早发育多见于6个月~3岁的女童,但并不妨碍儿童的正常发育,其症状一般在3个月~6个月或1年左右自动消失,通常不需临床采取干预措施。其中,70%~80%的儿童会在7岁~8岁后开始正常发育,而另外10%~20%的患儿可能会在症状消失后一段时间发展为真性性早熟,而这些儿童必须接受规范化治疗。为此,罗小平强调,对于单纯性乳房早发育的儿童应加强随访观察,每3个月~6个月复诊,并在1年后接受骨龄检查,判断疾病进展情况。

那么,如何判断儿童是否患有性早熟,并甄别真假呢?罗小平表示,必须经过一系列的体格检查和化验才能确定。首先要排除一切显而易见的导致性早熟的原因,如有无误服内分泌药物、避孕药等。这需要有一个详细而完整的病史采集和全面体格检查,包括身高、体重、骨龄判断、性征发育情况、阴道细胞涂片等。此外,还要检测患儿性激素水平,并进行子宫、卵巢B超检查,根据其发育情况和卵泡大小及数目进行判断。必要时,还需要进行垂体、下丘脑磁共振扫描,了解有无肿瘤或其他神经系统病变。

罗小平表示,假性性早熟的患儿,其骨龄往往与年龄相符;而真性性早熟患儿骨龄往往明显超前。此外,在进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发试验时,真性性早熟患者的血清黄体生成素和卵泡刺激素水平显著升高;而假性患者结果多为阴性,即激素水平处于正常范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返回资讯中心 返回资讯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