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众合理用药援助系统
药品查询
请勾选查询条件后检索
药品名 企业名 批准文号 功能主治
你的位置:首页 > 药讯频道 > 药讯 > 医药新闻 > 正文
总理温家宝在联合国艾滋病讨论会上的讲话(全文)
www.yongyao.net  2010-9-24 18:58:31  来源:中国政府网  责任编辑:cqjm
分享到:

新华社联合国9月22日电 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2日在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与艾滋病讨论会上发表讲话。讲话全文如下:

在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与艾滋病讨论会上的讲话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 温家宝

(2010年9月22日 纽约)

尊敬的西迪贝主任,

女士们,先生们:

在出席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高级别会议期间,有机会参加这次研讨会,我感到非常高兴。我认为,国际社会有必要共同研究一些关系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长远和战略问题,同时更有责任关注和直面人类的现实苦难,拯救那些遭受病魔摧残而在苦中挣扎的人们。

艾滋病是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自1981年首次发现至今,这一病魔已经吞噬了2500万人的生命。2000年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提出,“争取到2015年遏制并开始扭转艾滋病蔓延”。这个充满人间关爱的决定,使饱受艾滋病威胁的地区和成千上万的艾滋病病人看到了希望。十年过去了,令人欣慰的是,在国际社会共同努力下,防治艾滋病工作取得不小进展,接受救治和资助的感染者大幅增加,新感染病例和死亡人数趋于下降。但是,现在全世界仍有3000多万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仅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就超过2000万人。这些数以千万计的生命,仍然深受疾病的痛苦煎熬,挣扎在死亡线上,企盼着我们的帮助和拯救。我们不能漠视生命的呼唤,不能迟滞救助的步伐,必须更加有力地推进全球艾滋病防治工作,确保艾滋病领域千年发展目标如期实现。

自2003年担任总理以来,我每年都到社区、农村、医院看望受艾滋病困扰的人们。我还专门邀请因艾滋病失去亲人的孤儿和患儿到我办公的地方——中南海做客。每当看到那些遭受艾滋病折磨的病人,看到那些因艾滋病致孤的老人和儿童,走进他们的家,握着他们的手,我的内心深处就油然生发出一种责任感,觉得政府应该为他们做更多的事情。

我在同艾滋病病人接触时感受最深的是,他们不仅要忍受疾病的痛苦折磨,还要承受来自社会的巨大压力。无知和歧视有时比疾病本身更可怕。位于中国中部地区的河南省上蔡县文楼村,是中国艾滋病比较严重的地方。村里的人们告诉我,生产的粮食、蔬菜虽然品质很好,但卖不出去,没有人敢买,外出务工、孩子上学都受到歧视。一位名叫楠楠的16岁的女孩,父母因艾滋病双双去世,她本人也因母婴传播感染上了艾滋病。她对我说,“我最感到难过的是同学不愿跟我在一起”。听了孩子的话,我难过的心情无以言表。我们可以将心比心想一想,如果自己是病人,身处这样的环境中,将会是何种感受呢?从这个意义上说,普及艾滋病知识,正确看待艾滋病,减少社会歧视,与艾滋病防治同等重要。我非常赞赏乌干达所推崇的那句话:“我们是同艾滋病作斗争,而不是同艾滋病人作斗争”。

爱是减轻艾滋病病人痛苦的良药。现在我们还没有找到根治艾滋病的灵丹妙药,但是这个世界不缺乏爱,人人都是爱的无尽源泉,只要常怀恻隐之心,我们每个人都能为艾滋病人奉献一点儿爱。其实,他们并没有什么过高的期望,只希望人们能给他们一点友善和爱而已,或许只是一个拥抱,或许只是和他聊上几分钟,哪怕是一次握手或一个微笑,也会使他们在荒漠般的人生中看到一线生机。关爱他人也是一种幸福。在中国,有许多关爱、救助艾滋病人的志愿者。武汉大学有一位教授叫桂希恩,他也是我的朋友,已经70多岁了。几十年来,他一直自费救助艾滋病病人,还把病人请到自己家里住。我认为,关爱艾滋病人,不是在大都市的讲坛上滔滔不绝地发表一篇关于艾滋病问题的演讲。关爱必须是实在的、具体的,必须体现和落实到每一个家庭、每一个人。我们应当走到艾滋病人中间去,握着他们的手,面对面地倾听他们的诉说,认真解决他们关心的实际问题。我希望全社会的每个人都能关注艾滋病问题,关爱艾滋病人。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返回资讯中心 返回资讯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