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众合理用药援助系统
药品查询
请勾选查询条件后检索
药品名 企业名 批准文号 功能主治
你的位置:首页 > 用药与健康 > 用药常识 > 医药常识 > 正文
认识Libman-Sacks心内膜炎
www.yongyao.net  2010-10-9 16:28:29  来源:网络  责任编辑:candyxie
分享到:

LSE的由来

LSE又称为非典型疣状心内膜炎。1924年,伊曼纽尔·利布曼(Emanuel Libman)和本杰明·萨克斯(Benjamin Sacks)首先报告4例患者存在二尖瓣后叶心室面疣状、桑葚样赘生物,被称为LSE。LSE常见于SLE,亦可见于抗磷脂抗体综合征。LSE发生率曾被低估,随着超声心动图对赘生物探测能力的提高,LSE诊断率不断升高,达9.5%~11%。高滴度抗磷脂抗体患者是高危患者。

LSE的组织病理学

LSE在组织学上可分为活动性和陈旧性病变,前者见于年轻和初发者,赘生物由纤维素、坏死组织和单核细胞等组成,瓣膜功能受损轻;后者见于病程长的患者,赘生物为血管化的纤维组织,可伴化,常引起瓣膜反流。

LSE的瓣膜损害

多数LSE患者无临床症状。最常见的瓣膜损害为瓣膜增厚,可呈弥漫性或疵状增厚。心脏各个瓣膜均可受累,以二尖瓣受累最多见,其次为主动脉瓣,肺动脉瓣和三尖瓣受累罕见。

抗磷脂抗体阳性患者发生瓣膜损害的比例高于阴性患者,说明瓣膜病变或与抗磷脂抗体有关。

在SLE引起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患者中,瓣膜可发生瓣膜炎、纤维化、类黏蛋白退行性变和穿孔,继而引起细菌性心内膜炎和主动脉夹层。SLE引起二尖瓣关闭不全的患者可发生瓣膜增厚钙化、腱索瘢痕纤维化、乳头肌类纤维蛋白坏死及腱索断裂。文献报道SLE患者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二尖瓣和主动脉瓣受累发生率分别为63%和34%,LSE与病程、疾病活动性、抗磷脂抗体、抗磷脂综合征、血栓、卒中和血小板减少等因素相关。

在LSE的瓣膜损害中,赘生物占13%。部分患者在随访过程中的瓣膜关闭不全可加重,少数原先无赘生物的患者可出现赘生物。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返回资讯中心 返回资讯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