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主要想谈谈新医改在推进中的一些主要障碍和困难。推进医改的主要方向或者原则,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叫“去行政化”。我们经常说,医改最核心的原则是管办分开、政事分开,这八个字其实就是去行政化。
现行的医疗体制是行政化的体系,这个行政化体系体现在方方面面。
首先是政府投入问题。我们原来的投入体制是政府财政出钱,按照事业单位体系的运行原则,以事业费的方式下拨。在这一点上,新医改最关键的是要建立一个全民医疗保险体制,让保险机构在老百姓看病治病的时候代替老百姓付钱。在医药费用中,医保机构要付大头,也就是“补需方”。
可有些人说不如直接“补供方”,政府建立公立医疗机构为老百姓提供服务不就行了。有人主张说根本不用搞全民医疗保险,干脆国家出钱,搞全民公费医疗,老百姓到公立医疗机构看病治病由国家付账。这个主张在我看来有一定的问题,“补需方”是改变一种机制,即建立医疗行业中的市场机制。由医保机构购买医药服务,不是由老百姓自己掏钱,自己满世界看病,自己鉴别哪个医生好,自己弄明白哪个药好。
主张全民公费医疗的很多人实际上是希望政府出钱,老百姓看病治病就不怎么付钱了。卫生行政部门把钱分给公立医疗机构,嘱咐后者好好为老百姓服务;万一不好好服务,就想办法惩罚。这就是行政化思路。在某些情况下,也混淆了我们对新医改过程中某些地方实践的正确评价和正确认识。
大家都知道神木县推行的全民免费医疗,有一种声音认为这要在全国推开,只要地方政府有钱就搞全民免费医疗,或者全民公费医疗。神木县的做法的确是政府出了钱给老百姓看病治病埋单,即政府出钱给医保机构,让老百姓看病治病报销比重加大了,所以我认为神木做的也是全民医疗保险。
值得一提的是,神木县政府拿钱给百姓埋单的时候是按某种市场机制来埋单的。给大家提供服务的是谁呢?各式各样的医院,有公立也有民营的。干得好政府就埋单,干得不好就不埋单,说白了政府扮演的角色就是一个团购者。神木县做的就是政府出钱埋单,但在具体付账的时候采用购买机制,也就是市场机制。这一点我们很多媒体文章并没有提到,或者提得不够,没有引起大家的重视。大家都说政府只要拿钱就可以了,其实不是。如果政府出钱,按照行政化体制做,可能后果非常严重,必须建立新的体制。神木恰恰在这一点上已经先行了一步,这是非常重要的。
总而言之,在推进全民医疗保险的进程中还存在着行政化的思维,行政化的思维和具体制度阻碍了公立医院的改革。
试点城市的改革方案也没有公布。很多人说政府补偿不落实造成了公立医院改革的困难。目前,公立医院的行政化体系普遍存在,妨碍了公立医院的正常运行,更谈不上发展。这些体制能不能打破,和政府砸不砸钱有关系吗?政府不砸钱难道不能打破这些旧的条条框框吗?
广东省高州市则把这些体制都打破了,至少是突破了。实际上,当地政府以及上级政府并没有明文规定这些体制应该变成什么样,但在现实中,旧的条条框框全突破了。政府也没给钱,高州市人民医院自己弄钱盖楼买设备。政府还规定你原来只能做这些手术,不能做那些手术,医院不管,好多手术都做了,做了也没有出事故,最后卫生行政部门还给它评了奖。卫生行政部门已经发了好几个文件说要推广高州的经验,可是一直没推广成,为什么呢?
仔细一看,所有的文件和经验总结就是不提刚才说的去行政化,总是要求各地公立医院去学习高州市人民医院的管理。其实,学习管理哪儿不成?高州市人民医院就是去南航和白天鹅酒店学的服务管理。政府更应该想方设法改革政府与公立医院的关系——公立医院的改革,说到底是政府的改革。
所以说,公立医院改革现在碰到的障碍主要不是所谓政府投入不足,而是在去行政化这方面,我们的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关注度太低。
- 2010.12.31
- 2011.01.03
- 2011.01.04
- 2011.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