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娩前后心肌病也称为围产期心脏病,是一种原因不明,在分娩前后发病的充血性心肌疾病。
上海远大心胸医院心内科专家成人心脏中心主任冯晓东指出,产妇多见此病,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与多胎妊娠的产妇容易患此病;营养缺乏及感染与发病也有一定关系。主要病变在心肌,表现为细胞水肿,变性及坏死,多发生于妊娠36周至产后12周之间,体温多在37.5~38.5℃之间,可持续3~7日,表现为充血性全心衰竭,症状有气促,呼吸困难,心慌气短,水肿,发绀等;查体可见:血压升高,脉压减小,心脏扩大,心尖区听到I~I级吹风样收缩期杂音,肺底部出现湿性罗音,心电图提示T波变化为主的心肌损害。
冯晓东主任建议,发现后应尽早去医院进行系统治疗。主要应控制心衰,其对利尿剂及洋地黄制剂反应良好,可短期应用,同时给维生素B1,维生素C及能量合剂,保护心肌,酌情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及镇静剂。心肌病变彻底治愈后,无子女者可在严密监护下再次妊娠,已有子女或妊娠期曾发生心衰者,应避孕或绝育。
相关新闻
- 2010.12.31
- 2011.01.03
- 2011.01.16
- 2011.01.07
精彩推荐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常见药品专题
常见疾病专题
药品
疾病
药企
药店
关键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