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国际复苏联合会(ILCOR)发布了《国际心肺复苏和心血管急救共识》(以下简称“新共识”)。新共识指出,对于儿童初级和高级生命支持,快速识别心脏骤停、高质量心肺复苏(CPR)及使用自动体外电除颤等措施可显著提高CPR成功率。与前版共识相比,新共识涵盖了多项最新推荐意见,重要更新点如下。
对于儿童心脏骤停的识别,医务工作者应该在10秒内完成,以尽快开始心肺复苏(CPR)。医务工作者可通过颈动脉(儿童)、臂动脉(婴幼儿)或股动脉(儿童或者是婴幼儿)触诊,判断患儿是否存在脉搏,从而决定是否开始胸外按压.
儿童的按压通气比率取决于是单一抢救者,还是一个以上的抢救者。非专业救援者应按照30:2的按压通气比率进行施救,这与成人CPR相同。在因窒息引起的心脏骤停中,人工通气仍是心肺复苏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不能或不愿进行口对口人工通气的抢救者,应鼓励其至少进行胸外按.
强调高质量的胸外按压应有足够深度,而且应尽量减少按压中断时间。对于所有儿童,胸部按压深度至少为胸部前后径的1/3(婴幼儿约为4 cm,儿童约为5 cm),每次按压后等待胸壁完全回弹。胸外按压频率至少为100次/分,但不应超过120次/分。胸外按压技术包括单人两手指按压和双人或多人的两拇指围绕方法。对于年龄较大的儿童,单手或双手技术均可使用,这取决于抢救者的习惯。
对于1岁以上的儿童,自动体外电除颤是安全和有效的。对于1~8岁的儿童,建议使用相关性能分析系统,将除颤器的输出能量减至50~75 J。如果电击能量不能减少或者不能进行手动调整,未修改的成人体外自动除颤器也可以在1岁以上的儿童中应用.
为了减少器官无血流时间,在手动除颤器电极板充电时,抢救者应继续进行胸外按压。在除颤器充电完毕准备实施电击时,胸外按压可暂停。为了简化儿童心肺复苏流程,建议在儿童除颤中应用单次电击策略,最好选用双向波,除颤能量为4 J/kg。
在婴幼儿和年幼的儿童中,应用带套囊的气管插管是安全的,气管插管型号可通过公式计算。在气管插管过程中,应用环状软骨按压的安全性及价值尚不明确。若环状软骨按压阻碍通气、增加气管插管难度,环状软骨按压应被中断。
在心肺复苏过程中,监测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有助于证实气管插管的位置和评估胸外按压质量,优化胸外按压过程。
一旦患者自主循环恢复,吸入氧气浓度应该被滴定,以限制高氧血症危害。
在儿科住院环境中,应用快速反应系统可减少院内心脏骤停和呼吸骤停的发生率,亦可减少院内死亡率。
- 2010.11.17
- 2010.11.18
- 2010.11.23
- 2010.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