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续风险关注
此前,包括国家的25次行政性降价,以及各省市的招标,都在不断压缩药品价格。不少行业分析师认为,此次降价政策只是开启了药品降价的大门。虽然此次降价政策并没有直接管制到药品出厂价格,相对来讲是比较温和的手段,不会对行业的基本面造成突变式的影响,但政策风险不是一次性的,后续的政策风险仍需关注。
“药品价格下降将是一个持续的长期趋势。”曹明指出。
在曹明看来,中国医药股和美国不一样,并非稳定的蓝筹股,中国医药上市公司的收入可能持续增长,但盈利却是周期性的。虽然一些医药龙头企业的盈利波动性相对较小,但整个医药行业还没能做到这一点,再加上产能过剩的因素,因而目前还不能把医药板块当成资金避险的利器,还需要一段时间的进化。
彭蕴亮则认为,相较于政策风险,目前医药股的最大风险还是高估值,随着时间推移,医药板块的确定高增长有望逐步抚平其较高的估值水平。
中国医药工业科研开发促进会的统计显示,在其选取的9个单独定价的外企原研药中,其价格远高于国内同品种药物,平均高出13倍。长期以来,拥有单独定价权的外资企业在与国内企业的竞争中一直处于优势。
随着新医改的继续深入,单病种结算已经写入公立医院改革指导意见,当超出治疗费用医保最高限价的部分由医院来承担时,医院将趋向于采用低价有效的药品。此次降价弱化了外资合资企业产品的定价优势,在一定程度上为国内仿制药企业与外资、合资原研企业平等竞争创造了有利条件。
“但这并不意味国企一定会获得更多市场份额,质量较好的外资合资药在降价后,将可能凭借质优价降的优势攻城略地。”有业内资深分析人士指出。
动了谁的奶酪?
发改委此次磨刀霍霍,将部分单独定价药品的最高零售价大刀阔斧地砍去两成,其主要对象竟是在历次降价中屡屡享有“豁免权”的外企的原研药。消息一经传出立即在业内引起不小骚动。此番降价,究竟利空了谁,又利好了谁?
上海新世纪资信评估投资服务有限公司公共融资评级部总经理曹明认为,拿原研药动刀只是信号,这次降的大多是外资企业的产品,在显示政府决心的同时,警示意味颇浓。
保护还是预警
发改委此次向单独定价药品“开刀”,并非只针对外资、合资原研药,也涉及少数国内企业产品。其中包括华北制药集团山西博康药业多种规格的哌拉西林注射剂,北京双鹤药业两种规格的左氧氟沙星注射剂和多种规格的甘露醇、右旋糖酐40、复方氯化钠、氯化钠、葡萄糖氯化钠等。西南药业的头孢唑啉钠注射剂,以及昆山双鹤药业两个规格的二甲双胍被取消单独定价资格。
曹明指出,此次降价的信号意味很浓,是系列药品降价政策的先导。降低外企原研药和单独定价药品价格在业内的呼声一直很高,发改委此举显示出降低药价的强大决心。原研药和单独定价药品的存在都是为了引导药品创新,而不是拉高药品价格的工具。此次降价的目的在于使原研药的价格和高仿药的价格逐渐接轨,降低比价效应,形成有市场区分度、价格区分度的供应格局。但这只是第一步,接下来将向国产药品动刀,最终目的在于促使医药企业重视社会效用,在合理的利润空间里提供质量可靠的药品,促进药品降价和药品创新两者并行不悖地发展。
不过,一位不愿具名的资深医药行业分析师则认为,这次降价的主要目标不是针对国企,发改委新闻稿写的两个代表品种也都是外企品种,即便目录里有一些国企,但降幅都不大。该分析人士指出,单独定价在招标中往往具有优势,发改委此次降价动的是单独定价的蛋糕,国内企业基本没有涉及,说明对国内企业还是持保护态度。
- 2010.11.24
- 2010.12.02
- 2010.12.03
- 2010.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