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流不断来袭,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临床输血科主任陆紫敏开始发愁:一年中的献血淡季就要到来,而此时恰逢病人自选时间的“择期手术”高峰段,临床用血又将吃紧。今年前段日子全国不少地方出现“血荒”,沪上医院的输血科主任们因而更加神经紧绷。
上海市血液管理办公室的统计数据显示,本市2007年供血量为41.1万人份(每人份200毫升),2008年增至43.5万人份,去年则达到了45万人份,但临床血液供需矛盾仍持续突出;而且,虽然供血量逐年增加,但按照本市常住人口1800万计算,人均供血量仅5毫升,低于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人均8毫升,更低于发达国家和地区人均20-30毫升的水平。
有没有解决办法?“其实,我们一直守着一个‘富矿’——自体输血,却并未很好开发利用。”各大医院的输血科主任都这么说。
最新的调查印证了他们的说法:目前本市72家二级以上医疗机构中,34家开展了自体输血业务,还只占47.2%;自体输血在沪推广7年来,供血量更仅占本市用血总量的3.6%。
市血液管理办公室主任朱跃强调:“推广自体输血,技术已不成问题,但因为缺乏配套政策的支持,医患双方积极性都不高。”
病人大都不知道
记者在本市一家大医院的外科病房随机询问10位住院病人:“是否知道自体输血?”结果只有一位确认“听说过”。市血液管理部门今年上半年做了一个专项调查,发现患者对在手术前把自己的血抽出来存着备用(此为“预存式自体输血”),或者在接受手术时把自己的出血收集起来回输给本人(“回收式自体输血”),都很不理解。许多人疑惑:我因为身体状况出了问题才住院做手术,现在倒要在手术前抽自己的血——“这会不会很伤身体?”
调查还发现,对于“输用他人的血可能存在风险”,大部分患者不以为意,认定血站来的血都经过严格检验,应该是安全的;而目前本市对所有输血患者实行的“输血安全保险”制度,更被许多人误读为“万无一失”。
“大家有所不知,完全杜绝经输血传播传染病的危险,是尚待克服的医学难题之一。”陆紫敏介绍说,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病毒,检测都有“窗口期”;也就是说,即使用现有最好的试剂、最先进的检查手段、最灵敏的仪器,由最有经验的人员来检验,依然会在一段危险期内无法识别病毒的存在。
当然,对于自体输血,部分临床医生也心存疑虑。一些医生认为自体输血存在血液被污染等风险,一旦发生,其责任完全要由医院和医生承担,而输异体血的风险责任,通常由相关保险承担。
如此一来,输异体血更容易成为医患双方的共同选择。
- 2010.12.17
- 2010.07.14
- 2010.06.07
- 2010.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