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昨天下午东城团全体代表会议上,市人大代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院长王莒生表示,物价上涨,药价不涨,医院内部制剂价格出现了严重的倒挂,一味药一年下来就需要医院倒贴上几十万元。
一味药一年要倒贴几十万元
王莒生指出,近年来,虽然药材涨价、用工人力成本增加、水电成本增加,但是医院的内部制剂依然是十多年前的价格,使得内部制剂的价格出现了严重的倒挂。比如中医医院一种治疗湿疹、牛皮癣的药品“除湿丸”,过去的售价是20多元,现在光成本加在一起就要40多元。而另外一种治疗肿瘤的名医名方“固本消瘤胶囊”,如今的定价是200多元,而这种药制作起来光成本就要400多元。这样算下来,一味药就要医院来补贴158元,一年就要补贴几十万元,而针灸一次只收费4元。
“十二五”应加大卫生医疗投入
市人大代表、北京医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济生则表示,在2011年财政安排支出的布局中,最高的是教育支出,医疗卫生的投入是63亿元,增长9%,而且主要用于购置一些医疗设备等,对就医环境和医生待遇等没有涉及。医疗卫生的支出仅是教育支出的三分之一,仅占交通的二分之一。建议“十二五”期间,应该加大对卫生医疗基础设施和百姓就医的投入。
同样作为北京医疗战线的代表,市人大代表、北京同仁医院医生杨金奎则提出,2009年时,北京接待门诊量为1.3亿余人次。而2010年,北京市接待门诊量为1.4亿人次。门诊量并没有明显的增加。这就反映了北京市的医疗资源已经达到了极限,遇到了瓶颈。
而且,这么大的医疗市场,只占北京市GDP总额的4%多一点,与欧美国家20%、30%的医疗占比有很大差距,而一些国际化城市的医疗产业占比甚至能够达到30%以上。一方面,老百姓反映看病难看病贵,但是另一方面又有很多大学毕业的医学院学生找不到工作。北京拥有大量的医疗人才和资源,可以以此为机遇,把医疗当做第三产业发展的龙头。
两会现场
李海丽:医院自制小药逐渐消失
北大第一医院的代表李海丽在接受采访时从书包里掏出一小瓶皮肤科制剂拿给记者看。“这瓶医院自制的小药价格不到4元,却非常好用。但现在这些口碑好的小药大部分都消失了,现存的一些也面临消失。”
“卫生部说要减轻老百姓医药负担,这些小药就能降低用药成本。”李海丽告诉记者,各个医院都有这么一批自制小药、比如儿童医院的咳尽合剂、协和的硅霜、北大医院的VE乳液等等,价格便宜效果却有口皆碑。现在原材料都涨钱的情况下,这些小药却多年未涨。李海丽所在的北大医院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也有如角膜营养液等自制小药,价格不过1元。但自从消失之后,现在同等的眼药便宜的要几十元一支,进口的要几百元一支。
记者了解到,多数小药都是医院的经验配方,没有国家批号,属于不规范药品。拿到国家批号申请需经过层层环节,花费也要几十万元。医院卖一个自制药基本是赔钱,小药也就在市场上逐渐消失了。“希望能挽救已经消失的,保护现存的小药。”李海丽建议政府可以对已经消失的小药进行一次调研,逐渐恢复挽救。她还希望政府给一个特殊政策,对几十年口碑良好的自制小药发放一个特殊批号。“政府可以自己开辟一个药厂,专门生产这些各医院小药。”
- 2011.01.08
- 2011.01.18
- 2010.12.20
- 201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