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网站”凑热闹售假药
记者在采访中还发现了另外一种通过网络销售假药的招数——利用所谓的“专业网站”。
在记者接到的举报线索里,有中华痛风康复网、高血压康复网、中国高血压防治网、痛风治疗康复网等,让人一看就觉得是特别专业的网站。
在这些网站的页面上,除了介绍某种疾病对人体特别的危害后,便连篇累牍地开始介绍某种某种药物有多么“神奇的疗效”;然后还是告知消费者一个电话,告诉消费者如何通过邮寄的方式进行购买,而且都承诺“无效退钱”等。
记者注意到,在记者接到举报的10多家销售药品的网站中,有多家在去年和今年年初都曾经被监管部门曝光过。可是记者采访时都很顺利地寻找到和打开了这些网站。如中华痛风康复网、高血压康复网、中国高血压防治网等。
在持续的采访调查中,记者不由地思索:曝光对打击这些违法网站究竟有多大力度?曝光之后,有关监管部门又采取了哪些打击措施呢?
观点:莫再让黑药店继续“潜伏”网络
5月17日最新曝光的30家黑店网址链接,到现在绝大多数都可以打开。记者随机拨打了两个网址上的购药电话,竟然发现这些电话不仅有专人接听,而且还继续忽悠怂恿记者买药。
黑店网址嚣张“死而复活”,其隐喻的真实的医疗药物监管漏洞百出,透露了一个非常不健康的信号。同时更让我们担忧,成千上万的“药店”在“网购时代”肆意横行,随处可见的“假专家”充当网上医生卖药。更有甚者,招摇撞骗忽悠消费者购买假药,连哄带骗毫不顾忌买药者的健康与安全。不得不说,这是怎样的一种悲哀?
被查封的黑网死灰复燃,更忽悠怂恿记者买药,这确实是一条够有意思的新闻。依旧出没于大网络环境中的黑药店,犹幽灵般游走于成千上万的链接中,渗透到药物行业的中间,诟病重重。作为药店,其存在的根本是为了救死扶伤、悬壶济世,但如今网店商业化、盈利化的利益焦灼早已掩饰了其本色。
很显然,归根结底是药物监控失职所致。本应得到严格控制审核的网上药店,本应在查封后销声匿迹的“假郎中”,大有“卷土重来,东山再起”之势,无疑也是对医药行业的极大讽刺和鄙夷。究竟谁来监管、如何监管一直都难以解答,以致假药横行,民怨纷纷。几多生命在假药的摧残下暗淡,几多美丽的身体在假药的催化下凋零,我们不得而知。我们只知道,做药要做良心药;卖药,更要卖良心药,才能让群众买到放心药。
谁来拯救迷失的药物销售问题?谁来弥补药物监管的漏洞?到底还是需要电信部门对网络的监管和审核,以及药物部门对假药店的突击检查,扫除黑药店,以保民生。把好网络关,把好药物制造源头,完完全全地为民生谋福利,为老百姓的健康保驾护航,莫再让黑药店继续“潜伏”网络。
- 2011.01.02
- 2011.01.18
- 2011.01.07
- 2011.01.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