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二:修改标签
双膦酸盐
自上世纪70年代开始,双膦酸盐以其优秀的降低骨折效应,成为全球应用最广的骨质疏松预防药物。关于该药的争议在过去几十年间波澜不定,争议之一就是使用双膦酸盐是否与非典型性骨折(股骨干和粗隆下骨折)相关。
2010年5月13日,《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一篇对3项大型试验结果再分析的研究显示,在应用双膦酸盐超过10年的女性中,上述两种骨折仍非常少见。
2010年9月14日,美国骨矿物质研究学会(ASBMR)报告表明,在310例不典型股骨干骨折患者中,94%(291例)曾应用过双膦酸盐,且多数超过5年。ASBMR认为,长期应用双膦酸盐可能增加股骨干骨折发生风险。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与骨矿盐疾病分会副主任委员夏维波认为,虽然该报告中所收集的病例未见来自中国大陆者,但亦提醒我国医务人员,在今后的工作中应关注此问题;若患者在使用该药过程中出现如髋部和大腿的疼痛等前驱症状,应拍摄股骨X片及时进行鉴别诊断。
基于ASBMR的报告,FDA于2010年10月13日发布安全通告,修改双膦酸盐药品标签,警示其可能增加粗隆下和股骨干骨折风险。但2010年11月18日,骨质疏松症和骨性关节炎欧洲临床和经济学会与国际骨质疏松症基金会工作组发表文章认为,应用双膦酸盐与非典型粗隆下骨折的相关性并未得到确证。工作组推荐,即便二者的相关性得到证实,应用双膦酸盐的风险-效益比仍支持其用于骨折的预防。
关键词三:临床试验失败
卡巴拉汀
该药是一种乙酰胆碱酯酶和丁酰胆碱酯酶抑制剂,2006年,其成为全球首个被获准用于治疗帕金森病(PD)相关轻中度痴呆的药物。既往研究表明,使用胆碱酯酶抑制剂可成功治疗持续性谵妄。研究者认为,在重症谵妄患者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卡巴拉汀可能会缩短谵妄持续时间。
2010年11月5日,《柳叶刀》(Lancet)杂志在线发表的一项研究却显示,在常规应用氟哌啶醇基础上加用卡巴拉汀显著增加患者死亡率、延长谵妄持续时间并加重谵妄症状。这使得该研究不得不被提前终止。
加拿大迈松内夫罗斯蒙特医院的斯可洛比克(Skrobik)评论道,重症监护病房患者的身体状况和用药情况具一定特点,其所发生的谵妄状态与老年阿尔茨海默病(AD)或卒中患者不同,此外,神经激素传递对药物的反应亦存在个体差异,这可能是导致此试验中卡巴拉汀对患者无效的原因,但更加全面的解释尚待进一步研究。
在笔者接受撰写本年度药物相关不良事件的任务后,整理相关文献资料的过程也变成了一个挫折、沮丧等负面情绪不断产生的过程。但当不经意间在《自然医学》(Nat Med)杂志上看到一篇短文时,心情于刹那间变得清朗;文中提到,在今年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FDA)发布严格限制罗格列酮使用的公告后,一个来自哈佛医学院的研究团队发现了联系肥胖和糖尿病关系的新机制,这为研发新一代糖尿病治疗药物点燃了希望。
写至最后,不禁想起顾城的一句诗: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相信在探寻疾病治疗药物的征程上,我们一定会不断看到各种新的希望。
- 2011.01.05
- 2010.11.18
- 2010.12.02
- 2010.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