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烟,在艰难中前行
——写在控烟公约在我国生效5周年之际
热播电影中的男主角们手里夹着烟,悠然出现在荧幕;电视剧中吸烟场景不断;火车站、宾馆烟头依然随处可见;香烟的包装盒上印刷的图案依然精美;吸烟的人在居室里、在办公室和公共楼道中仍旧“吞云吐雾”…
这是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在我国生效5年后,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景象。“烟草全面控烟刻不容缓,一定要尽快行动拿出具体举措来控制烟草。”专家们大声疾呼。
控烟5年:艰难小步前行
吸烟,经常与“癌症”、“心血管病”“死亡”这些字眼紧密相连。
首都医科大学肺癌诊疗中心主任支修益几乎每天都和肺癌病人打交道,而这些病人中大多是烟民。他介绍,吸烟是导致肺癌的首要危险因素,在他多年来诊治的案例中,肺癌死亡人群中87%是吸烟者。
“其实,吸烟和吸毒差不多。”支修益显得有些无奈,“这些年,我们一直在普及这些知识,大家太需要了解吸烟的危害了。”
我国于2003年签署了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全国人大常委会于2005年8月批准了公约,并于2006年1月生效。这被看作中国烟草控制的一个里程碑
公约生效后,我国建立了公约履约机制。卫生部也建立了履约领导小组。控烟工作从专家行为转变为政府行为。多个部门、机构积极参与控烟工作,包括控烟学术机构、民间社会、经济、法律专家也积极参与到烟草控制工作中来。
卫生部妇幼保健与社区卫生司健康教育处处长李新华介绍,我国一些地方政府也出台了地方性法规积极对吸烟进行控制,已经有150多个地级以上的市公布了公共场所禁止吸烟。而且在奥运会、世博会这样的重大活动中,实现了“无烟奥运”、“无烟世博”。
控烟在缓步推进。然而5年来,我国烟草控制形势并不乐观。
众多中外专家共同编写了《控烟与中国未来——中国烟草使用与烟草控制联合评估报告》1月6日在北京发布。
联合评估报告指出,公约生效后,中国用于烟草控制的经费有了一些增加,但与需求相比差距甚大。虽然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控烟培训项目,但总的来说数量很少。控烟专职人员接受相关控烟培训的比例仍然非常低。目前开展的控烟活动主要是以宣传教育为主,多部门合作,特别是跨部门合作的活动更少,政策倡导和监测评估方面的能力也非常弱。
2005年的抽样调查测算,在家、在工作场所、在公共场所,我国有5.4亿人暴露在二手烟雾中。新探健康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吴宜群对当前的控烟状况深表担忧
她说:“我国至今还没有制订控烟战略规划,没有国家层面的控烟条例;吸烟违反了规章和政府令,不会受到任何处罚;控烟的执法主体很不明确;人们还不了解吸二手烟的危害;烂肺、烂嗓子这些国际常用的健康警示图片,也没有印到烟盒包装上;电影电视上还充斥着吸烟的镜头;还有些电视台为烟草集团做广告……这能说明我们控烟成功了吗?”
然而,吸烟还有更大的隐患,联合评估报告从宏观层面分析认为,在未来20年,烟草归因疾病负担高峰的到来,将与我国“人口红利”期的结束一致,这无疑将使全社会面临沉重的疾病负担,对医疗服务和医疗保障体系带来严峻挑战。
对于当前控烟的困境,专家们有着清醒的认识。
俗话说,“烟酒不分家。”“饭后一根烟,赛过活神仙。”吸烟在中国已经成为一种文化,对人有潜移默化的影响。烟草广告很常见,有的地方甚至还建了烟草博物馆。
“很多人并没有把吸烟当成一种丑陋的行为,反而认为吸烟是‘很男人’的一种表现。”支修益说,“烟在日常生活中变成了一种拉近关系的媒介。生人见面敬烟显得很客气。人们还经常把香烟作为礼品互相赠送。当香烟影响人的行为模式,成为人际交往中不可或缺的一个介质的时候,控制烟草的难度和阻力就很大了。”
同时,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会长殷大奎还认为,一些香烟宣传的所谓“低焦油等于低危害”也是错误观点。降低焦油含量只是降低了香烟中50多种有毒有害物质中的1种,其他有害物质依然存在。因此低焦油并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麻痹人们更深度的吸烟。
国际防痨和肺部疾病联合会中国办公室甘泉博士介绍,通过对上海的500位烟民做的三组吸入不同焦油含量香烟的实验发现,低焦油烟民体内含毒量并不低;低焦油和中草药卷烟的致癌性并不比普通卷烟低;烟民转而吸低焦油和中草药卷烟后,吸烟量增加。
专家普遍认为,制造“低焦油等于低危害”等错误观点,是烟草业的一种营销策略。专家们把烟草业,称为“制造病痛的产业”。
联合评估报告称,烟草流行是中国慢性病快速上升的主要危险因素,烟草业已成为中国最大的“健康危害型”产业,烟草业阻挠控烟工作是导致控烟效果不佳的根本原因。
联合评估报告还列举了反控烟活动的方式,如曲解公约文本,否定吸烟危害健康科学结论,降焦减害误导公众,进行烟草广告和营销等等。
目前,控烟执法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执法中存在的问题包括:只有警告、限期整改,几乎没有处罚;取证难、处罚力度轻、执法力量不足;禁烟令遵守率有限,导致公众对执法缺乏信心。
- 2011.01.03
- 2011.01.03
- 2011.01.03
- 2011.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