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医院门前常年有苦苦等待医治的患者队伍,小医院却门可罗雀。“看病难”,在北京非因缺医少药,而是挂专家号难,根源则是医疗资源分布不均。
《北京市医师多点执业管理办法(试行)》2011年3月1日正式实行。允许医师多点执业,这一新政能否盘活北京丰厚的医疗资源?基层群众能从中享受哪些实惠?由此带来的医疗纠纷谁来负责?
大专家变“自由人”
3月1日,北京符合条件的中级以上职称的执业医师,可以在北京市范围内最多3家医疗机构依法开展诊疗活动。这意味着医生将从现在的单位人变成“自由人”,大医院医生可以到基层医疗机构或民营机构“兼职”。
“多点执业,可以盘活北京医疗资源。”北京市卫生局局长方来英表示,“北京高端医疗人才集中,但资源不均衡:三级医院与基层医疗机构不均衡,公立医院与民营医疗机构不均衡。”
方来英希望,“综合医院和专科医院的薄弱学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民营医疗机构要把握机会,加强人才的引进,不求为我所有,但求为我所用。”
北京地区三甲医院的100余名专家,与煤炭总医院签订了医师多点执业合作意向书。这意味着,他们将在不影响自己所在医院工作的前提下,到煤炭总医院出专家门诊或做手术。
煤炭总医院院长王明晓说:“以前很多知名专家为所属医院独有,开展多点执业后,知名专家可以流动起来,患者不用起早贪黑地挂号,在家门口就可能挂上三甲医院知名专家号,最终受惠的还是患者。”
北京市卫生局副局长邓小虹说:“特别鼓励医师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多点执业。鼓励精神科、儿科等专业的医师到综合医院多点执业。”
儿童“看病难”已引起北京市卫生局高度关注。据统计,北京103家设有儿科的二级以上医疗机构每天接诊患儿近3万人次。北京儿童医院和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门急诊人数约占北京市儿科就诊量的47%,但有的医院儿科一天也无人问诊。
北京某二级医院负责人针对儿科患者少、收入亏损的现状坦言,“家长都信儿童医院,儿科要发展就要招到让家长信得过的专家”。
- 2011.03.01
- 2011.01.25
- 2011.02.08
- 2011.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