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体制挤压
巨大投入之外,目前的医药体制也让药品生产企业倍感压力。
在近期举行的一次有关2010版GMP的内部研讨会上,一位药品生产企业负责人直言:“在现有的招标体制下,谁率先执行这一规则,意味着谁先死。”
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朱恒鹏分析说,目前,70%-80%的药品是通过公立医院销售到患者手中的。而在生产企业——流通企业——公立医院的整个链条中,药品生产企业只能获得药品利润的10%-20%,药品流通可获得约20%,剩下的60%归公立医院。由此看来,在中国的药品市场中,具有垄断色彩的公立医院占有主导地位。
为改变药价高企的局面,近年来,国家采取一系列措施降低药价,但却并未改变“以药养医”的局面。根据现行的药品招标制度,药品采购价格不断被压低成为趋势,降价压力却不可避免地向药品生产企业传导,再加上GMP要求的巨额投入,药企面临两头被挤的局面。
上海医药(21.31,-0.29,-1.34%)行业协会秘书长邓秋明也认为,现行基本药物的招标政策导向是低价原则,新版GMP 对实行基本药物制度生产的企业压力非常大。
在今年全国“两会”中,部分医药界代表委员已对此提出质疑。科伦药业(002422.SZ)董事长刘革新表示:“基本药物招标中,部分产品的中标价已低于行业平均生产成本,根据日前公布的山东省招标结果,250ml基础输液的中标价仅为每瓶0.87元。而经测算,该产品的平均生产成本最低为每瓶1.10元。”刘革新认为,由此可能带来药品安全隐患。
企业为了通过GMP认证而加大投入,加剧了成本倒挂,客观上放大了药品安全隐患。
对此,国家药监局人士表示无奈:“新版GMP使企业一定要增加投入,但药监局只管药品质量,不参与医疗机构的管理。”
邓秋明坦言,如果国内招标体制不改,那么率先通过欧盟认证的优秀企业,将会把产品销往海外,有可能放弃国内市场:“多家企业认为现在在国内做得很艰难。”
在今年“两会”期间,医药界代表委员座谈会上,多位药企负责人提出,国家应出台相关政策,支持和鼓励企业早日通过GMP认证。
复星医药(12.52,0.00,0.00%)(600196.SH)副总裁李东久建议,在基本药物招标时,政府可考虑凡是通过2010版GMP认证的企业给予加分,在非基本药物招标中分出质量层次,对通过认证的产品提高定价,以鼓励企业积极申报GMP认证。
神威药业(02877.HK)董事局主席李振江也建议,对通过2010版GMP认证的企业,可以不参与基本药物招标,或是政府在药品招标中通过提高定价予以倾斜。
监管是关键
时至今日,国内药品生产行业小、散、乱的局面依旧。
据国家药监局统计,至2009年底,全国4881家药品生产企业中有70%产能不足5000万元。与此同时,药品案件时有发生,仅2009年,中国共查处药品案件19.69万起。
高标准的2010版GMP是否能扭转上述现象,一位参与制定2010版GMP的人士表示:“药监局严格把住标准,是新版GMP得以执行的关键。”
多位药品生产企业人士表示,1998版GMP在执行中,药监部门存在“前紧后松”的现象,“开始检查比较严格,到了后期,尤其是2004年固体制剂、原料药等生产企业的检查下放到地方药监局后,部分检查便流于形式。”
出现此种现象,与中国现行药监体制相关。
1998年,当时的国家药监局组建之初,曾参照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的垂直监管模式,实行省级以下垂直管理,力图实现监管独立。
但无论人员还是规制,中国药监系统从建立到现在都无法与FDA相比。
2003年,国家药监局将食品的部分监管职能并入,更名为现在的“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2008年国务院机构改革中,国家药监局由国务院直属机构,变成了卫生部归管单位。虽然名义上仍然是副部级单位,但其职权形式的范围大大受限。与此同时,药监系统的省以下垂直管理的体制改为地方政府分级管理,业务接受上级主管部门和同级卫生部门的组织指导和监督。
此后,药监系统的属地化改革进展不一,模式不同,亦使本就不甚强势的监管权愈加分散。
在此种背景下,各地的GMP认证出现松懈,一位不愿具名的药品生产企业负责人透露:“河南省一些企业的口服液生产,单瓶灌装就能通过认证,连生产线都不用上。”国家药监局的内部人士表示,他们曾接到举报,一些药品生产企业甚至花钱打点GMP检查员以应付检查。
此外,目前中国行政部门“重审批,轻监管”的通病,在药监系统亦有例证。当2006年安徽华源“欣弗”不良反应事件发生后,当地药监部门人士承认,因为安徽华源通过了GMP认证,他们便没有按照《药品管理法》规定进行跟踪检查。
在现有药监体制下,2010版GMP是否堪当重任,殊难乐观。
- 2011.01.07
- 2011.02.26
- 2011.03.17
- 2008.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