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今年的首次动作,国家发改委对药品第27次调价的用意并不仅仅停留在价格本身。此次药价调整综合参考了日均费用、生产成本和交易价格等药物经济学指标,今后仍将分期分批降低其他政府定价药品的价格。显然,国家发改委对药价规划的主导思路已悄然演变。
《医药经济报》记者得知,在药价调控思路转变之后,医保目录药品即将迎接一场新的调价动作,值得相关企业关注并为之积极准备。
重视药物经济学依据
与过去采取成本加成方法不同的是,这是国家首次引入药物经济学指标来作为衡量药价调整幅度的依据。药价调控主导思路和依据的改变,或将直接关系着今后不同属性药品的价格调整方式和总趋势。
实际上,药物经济学在国内已提及多年,但一直没有付诸实践。对此,上海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胡善联表示,参考日均费用等指标来决定药价调整幅度是药价改革的良好开端,如果该理念扩大应用,对国产药和原研药都是相当公平的。
“按照日均费用低的药品价格少降以及考虑生产成本和市场供应等理念,廉价药要保障其可及性,所以不能让这些在市场上消失,那么今后药价调整的幅度肯定会比较小。”国药控股运营管理部高级顾问干荣富进一步分析指出,对于创新药和进口合资药,则要考虑临床的创新性和可替代性,如果可替代性强,今后价格降幅肯定较大,相比之下,临床特异性强、不可替代的产品价格将保持稳定。
“比如赫赛汀,”干荣富举例说:“因为对乳腺癌有特效,又没有同类竞争产品,价格从2007年到现在基本上没变。”
“从宏观的角度来看,国家对医药工业的结构调整要求加快生物制药、抗肿瘤药等好产品的发展,然后才能对国外的原研药产生冲击,所以很多单独定价、区别定价的药品,降价幅度短期内是不会很大的。”干荣富如是说。
此外,记者观察发现,药物经济学介入药价调控,对试行按人头付费、按病种付费的公立医院改革也将起着良好的配合作用。在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中,治疗时间短、使用剂量小的通用名药以及具有临床特异性、价格更便宜的药品,通常会纳入国家按品种付费目录或成为临床路径用药目录的首选,其价格调整也必然相对缓和。
医保目录药品降价将持续
除了将药物经济学概念引入药品价格管理日程,国家发改委今后仍将分期分批降低其他政府定价药的价格。这又将触动业界另一根敏感的神经。
此前接近国家发改委的人士曾向记者透露,按照2010年初的计划,将首先对基本药物进行一次降幅达到30%~40%的价格调整,随后将对2009年新进医保目录药品进行调整。但记者对比各种目录却发现,本轮调价的全部品种和剂型都为医保目录产品,基本不涉及基本药物,而新进医保目录的药品价格调整也一直未有动静。那么,此前预期的基药降价是否仍将执行,今后降价标的会在哪里,2009年新进入医保目录药品价格又将如何管理?一系列问题仍未有答案。
不过,在此次降价令出台后,就有投资机构发布研究报告认为,今后药品价格调整的重点仍将集中在医保药,而基本药物的价格将在一定时间内不会调整。
在记者采访中,这一观点得到企业人士和专家的共同认可,主要是因为目前“双信封”制度使得基本药物招标价基本向底线看齐。
南昌药业常务副总经理王长玉认为,从保障基本用药广覆盖和可及性的角度来看,国家发改委并不愿意将基本药物价格降得更低,除了个别独家品种,基药再降价的可能性很小。
同时,王长玉认为未来降价的对象将落在医保药品。她透露,根据近期发改委多次组织的药品价格讨论会议精神,医保目录品种新一轮的降价很可能马上就要启动,届时,国家将分领域分批分期进行价格调整。
“估计一年内所有药品都会陆续经历降价。”王长玉说。
关于医保药降价的主要领域,干荣富告诉记者:“过去的降价主要集中在心血管、抗感染、消化系统、中药、抗肿瘤和精神类用药。这六大类药物占了医院用药金额超过60%的份额,所以未来新一轮药价调控重点肯定也是这些用药量大、对临床影响大的药品。”
另外,在新进医保目录药品价格调整方面,有专家则认为将不会再专门进行统一调整,但会在随后的轮回降价中逐一体现。
- 2011.03.17
- 2007.09.18
- 2010.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