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众合理用药援助系统
药品查询
请勾选查询条件后检索
药品名 企业名 批准文号 功能主治
你的位置:首页 > 药讯频道 > 药讯 > 医药新闻 > 正文
传染病死亡榜单:艾滋病连续三年排第一
www.yongyao.net  2011-3-14 15:28:07  来源:健康报  责任编辑:candyxie
分享到:

近来接连有媒体报道称,当地艾滋病已成传染病死亡“首凶”。卫生部近期发布的疫情报告也显示,2010年全国报告艾滋病发病病例15982例,报告死亡病例7743例,这一死亡数在全国数十种法定报告传染病中名列第一。记者查阅了全国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报告数据,发现在传染病死亡病例报告数排序中,艾滋病已经连续3年居于榜首。

每年报告艾滋病死亡人数在增多

记者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获悉,过去5年,我国每年报告的艾滋病死亡人数增幅较大。2010年全国报告艾滋病死亡病例数是2006年报告死亡病例数的10倍多。艾滋病病人死亡在全国法定报告传染病死亡的构成比,也呈增长趋势。

来自全国艾滋病专报系统的数字显示,在2006年~2010年,全国报告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每年因各种原因死亡的病例总数分别为1809例、5544例、9748例、12287例和18987例。其中,当年报告当年死亡病例分别为1723例、5445、8603例、11253例和13981例。

中国CDC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吴尊友教授称,我国艾滋病死亡病例主要分布在艾滋病病人与感染者报告例数较多的地区,死亡病例分布与疫情严重程度基本相一致。过去5年,艾滋病死亡病例报告增多的省共有16个。随着艾滋病防治工作的深入,既往死亡的一些病例也被追溯发现,纳入到报告数据库中。

八成艾滋病死亡病例发现时已是晚期

吴尊友指出,近年来,我国艾滋病死亡病例报告数大幅度增加,其最根本的原因是大量艾滋病病毒感染者陆续进入到病程晚期,有相当一部分感染者因为害怕招致社会歧视,一直不敢检测而处于隐蔽状态。在近5年报告的艾滋病死亡病例中,有高达80%的人未接受过抗病毒治疗。由于病情发现过迟,一经诊断,已到晚期,患者已来不及进行抗病毒药物治疗。

据介绍,中国CDC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曾对我国数万名艾滋病病人进行过长达5年的国家抗病毒队列研究,其中一个重要发现是,治疗过晚是患者最大的死亡风险因素。而导致治疗后死亡的两大关键指标分别是:治疗开始时CD4水平低于50个/微升;治疗开始时已有4个~5个机会性感染的症状和体征,如发烧、腹泻等。

中国CDC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治疗关怀室主任张福杰教授表示,如果将接受抗病毒治疗和未接受抗病毒治疗患者分开统计,我国艾滋病患者病死率差异显著。在2002年实施免费抗病毒治疗前,我国艾滋病病人病死率为30/100人年~40/100人年,而目前艾滋病病人总体病死率已经降至18/100人年。其中,接受抗病毒治疗的艾滋病病人的病死率已降至5/100人年,为发展中国家病死率最低水平。根据艾滋病进展规律,CD4细胞水平低于200个/微升的艾滋病患者如果得不到有针对性的抗病毒治疗,其绝大多数会在18个月内死亡。据此初步估算,2006年~2010年,我国因抗病毒治疗减少或延缓而死亡的艾滋病病人合计达3万多人。

死亡病例报告统计方法不相同

今年1月,全国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再度报告艾滋病死亡病例540例,而其他所有30多种甲类、乙类传染病总共报告死亡病例992例。其中,报告病例最多的各型病毒性肝炎所报告死亡病例仅有88例。

据了解,目前我国各类传染病死亡病例报告的统计方法不完全相同。例如,病毒性肝炎死亡病例报告统计有多个类别,死于暴发性肝衰竭者报告为病毒性肝炎死亡,死于肝硬化、肝者则报告为肝硬化、肝癌死亡。而所有登记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无论最终是死于其他疾病,还是意外死亡,均报告为艾滋病死亡病例。

中国CDC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归因分析显示,在2006年~2010年全国报告的艾滋病死亡病例中,艾滋病死亡约占45%。

吴尊友表示,尽管我国通过抗病毒治疗有效地把艾滋病病死率控制在稳定水平,但目前艾滋病死亡病例在所有传染病中报告数最多,已是不争的事实。在未来的5年,将在分析患者具体死因的基础上,力推早发现、早治疗措施,展开更有针对性的防治工作,减少新发感染,进一步降低艾滋病病死率,提高艾滋病预防控制水平,确保到2015年如期实现控制艾滋病疫情的千年发展目标。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返回资讯中心 返回资讯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