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日前从重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了解到,重庆市基本药物生产企业和基本药物经营企业已全部纳入电子监管网,今后,新生产出的基本药物的最小包装上将全部附上电子监管码,可以有效降低假药流入消费者手中的风险。
重庆市食药监管局副局长马琳介绍,重庆市目前生产基本药物的29家企业和434家基本药物经营企业已经全部纳入电子监管网络,入网率和生产线改造率均达到100%,提前实现了国家要求到2012年2月底实行307种国家基本药物全品种电子监管的目标,这就意味着重庆市生产的基本药物已经具备了赋码的基本条件,并进入实质性的赋码管理阶段。
据马琳介绍,监管码里包含了药品的通用名、剂型、规格、批准文号、生产企业名称、生产批号、生产日期等基本信息,相当于基本药物持有了“电子身份证”。因为是唯一的监管码,只要是列入了国家或重庆基本药物目录的药品,都可以通过条码来验证药品真伪,能有效降低假药流入消费者手中的风险。同时,由于药品监管部门能够对入网药品的流量、流向和库存等进行实时掌控,将有利于加大药品安全质量监管和预警的力度。当发生药害时,也能够通过电子监管网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快的速度进行问题药品的追溯和召回。
相关新闻
- 2010.12.31
- 2011.01.03
- 2011.01.03
- 2011.01.04
精彩推荐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常见药品专题
常见疾病专题
药品
疾病
药企
药店
关键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