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众合理用药援助系统
药品查询
请勾选查询条件后检索
药品名 企业名 批准文号 功能主治
你的位置:首页 > 用药与健康 > 用药常识 > 医药常识 > 正文
北京疾控专家解秘“蜱叮咬病”
www.yongyao.net  2011-6-19 17:20:06  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candyxie
分享到:

近日媒体报道“北京市昌平区、通州区发现有蜱虫叮咬人畜”,引发社会广泛关注。蜱虫是一种并不罕见的小虫,有人因被叮咬得病,还有人因此死亡。那么城区是否有人被蜱虫叮咬?叮咬后会有哪些危害?如何防治“蜱叮咬病”?记者针对这些居民关心的问题走访了疾控专家。

北京未接到蜱虫叮咬病例报告

北京市昌平区龙泽苑西区居民陆先生说,近期他在自家的宠物狗身上先后发现了3只小虫子,狗被虫子叮咬。随后他将狗送到一家宠物医院进行治疗,宠物医院诊断是“蜱虫叮咬”。陆先生把其中一只虫子交给了北京市昌平区疾控中心。

昌平区疾控中心消毒与有害生物防治科科长吕京静说,根据陆先生提供的情况,他家的宠物狗可能是被蜱虫叮咬,但是截至17日尚未接到人被蜱虫叮咬的报告。北京市昌平区疾控中心在龙泽苑西区进行了2次全面科学排查,未发现蜱虫。“也有可能是居民带宠物到郊区旅游被蜱虫叮咬后带回来的。”吕京静说。

北京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庞星火说:“截至17日,北京市疾控部门未接到因蜱虫叮咬的相关病例报告。可能存在人被蜱虫叮咬,但因病情并不严重而未去就诊的情况,但疾控部门未接到相关报告。”

蜱俗称壁虱、扁虱、草爬子、犬豆子等,通常寄生在鼠类、家畜体表。全世界已知蜱类800余种,我国已发现110余种,国内各省(区、市)都有分布,不同地区蜱种类不同。“蜱虫叮咬人后可引起过敏、溃疡或发炎等症状,一般均较轻微。蜱是媒介生物,常通过叮咬吸血传播病原体(病毒、细菌、寄生虫)使人患病。”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地方病控制所所长王全意说。

北京尚未发现“蜱叮咬病”

近年来,河南、山东等地曾出现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例,经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证实是由一种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所致,该病毒被命名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由于病死率较高,又和蜱虫叮咬相关,被冠以“蜱叮咬病”,曾一度引起公众恐慌。

庞星火认为,此次社会高度关注蜱虫,可能与“蜱叮咬病”有关。这种疾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消化道症状、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肝肾功能损害,与人粒细胞无形体病(人粒细胞无形体病由嗜吞噬细胞无形体侵染人末梢血中性粒细胞引起)极为相似。病例发病集中在4至7月,高峰期为6月。患者多来自丘陵及山林地带,以务农或野外作业人员为主。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返回资讯中心 返回资讯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