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自2010年10月启动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监测,并密切关注人粒细胞无形体病和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相关信息。王全意说:“监测体系可以确保病例及时发现和及时了解本地自然环境中的动物带毒情况,同时开展舆情监测,及时了解全国发病情况。”
北京市疾控中心自2011年4月开始在全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开展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病例监测。对就诊的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病例进行流调、采样和实验室检测,检测项目包括新型布尼亚病毒和嗜吞噬细胞无形体检测。庞星火说:“截止到6月14日,北京市共报告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病例20例,经检测嗜吞噬细胞无形体均为阴性,本地病例中新型布尼亚病毒检测也均为阴性。”
此外,北京市还在密云县和怀柔区设立监测点,监测内容包括可疑宿主(鼠、牛、羊、犬)和可疑媒介(蜱、白蛉)新型布尼亚病毒和嗜吞噬细胞无形体感染状况调查;自然环境周边居民新型布尼亚病毒和嗜吞噬细胞无形体感染状况调查。
;庞星火说,截至目前,已对各监测点采集的81份鼠血清和19份犬血清进行了新型布尼亚病毒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对监测点采集的97只蜱虫进行新型布尼亚病毒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地方病控制所所长王全意说:“蜱虫叮咬不足以致病,传染疾病还需要蜱虫本身携带病毒。也就是说北京市目前还没有在蜱虫、其他动物或人身上发现新型布尼亚病毒,即俗称的‘蜱叮咬病’。”
北京市疾控中心表示,将继续开展蜱传疾病的监测和预警,一旦发现异常情况,会及时发布预警。
蜱虫不可怕防范是关键
目前,北京市昌平区龙泽苑西区正对蜱虫进行消杀。然而,北京市并不会进行大规模的消杀。北京市疾控中心消毒与有害生物防治所所长佟颖说,北京的蜱虫主要分布在山区和远郊区县,城区很少见。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没有必要在北京市进行大规模消杀。
佟颖说,即使发现被蜱虫咬伤也没有必要惊慌,及时到医院就诊即可。蜱虫咬人后,它的假头会伸到皮肤里面,直接往外拔会把蜱虫的假头留在皮下。最好的办法是到医院让医生处理。如果离医院较远,最好用乙醚把蜱虫麻醉,然后拧着拔出来;也可以用刚熄灭还有点发红的火柴头烫一下虫子,让它收缩后再拧着拔出来。如果不慎皮肤接触蜱,尤其是蜱挤破后的流出物,要用碘酒或酒精做局部消毒处理。
有媒体报道“北京市通州区有居民反映自家的狗身上发现蜱虫”。佟颖建议,家里的宠物被蜱虫叮咬后,建议主人带着宠物到医院用专门的镊子拔出来;宠物身上蜱虫比较多的话,最好去宠物医院用处理跳蚤的药液进行清洗。
佟颖建议,尽量避免在蜱类主要栖息地如草地、树林等环境中长时间坐卧。如需进入此类地区,应当注意做好个人防护,穿长袖衣服,扎紧裤腿或把裤腿塞进袜子或鞋子里;穿浅色衣服可便于查找有无蜱附着;不要穿凉鞋。裸露的皮肤涂抹避蚊胺,可维持数小时有效。
![](/images/yphtmlsel.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