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众合理用药援助系统
药品查询
请勾选查询条件后检索
药品名 企业名 批准文号 功能主治
你的位置:首页 > 药讯频道 > 药讯 > 医药新闻 > 正文
专家谈食品安全:添加剂不是毒药,科学慎用勿滥用
www.yongyao.net  2011-6-30 13:27:48  来源:工人日报  责任编辑:ting99
分享到:

包装添加剂也应设禁用目录

食品添加剂已经列了禁用目录,对包装的添加剂也应该列禁用目录,让生产者就像开车看红绿灯一样简单,红灯就要停,绿灯才可以走。

“塑化剂根本不允许加在食品中,但是为什么30年不被发现,这是值得深思的,是不是也有40年不被发现的添加剂还在使用?”一站上讲台,国际食品包装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董金狮就直言不讳,“我国在2008年之前,包装添加剂目录一共是65种,现在已经增加到959种,这是个什么概念?从监测、监督、检验、企业的使用,都会带来很多的问题。”

对此,董金狮表示,食品已经列了禁用目录,对包装的添加剂也应该列禁用目录,“让生产者就像开车看红绿灯一样简单,红灯就要停,绿灯才可以走。”

对于普通老百姓,如何分辨哪些食品或者包装中含有塑化剂,哪些可以吃,哪些不能吃呢?

董金狮说,不能简单地看生产许可证和配料表来判断,“如果光看报告、证,很容易送检的时候是合格产品,卖的时候可能是有问题的。”

他特意给出了几个建议,比如避免使用塑料制品,它相对玻璃、金属来讲安全性确实要低一些。购买保鲜膜时要注意用PE材质的,还有就是尽量少用塑料容器放食品在微波炉中加热,因为微波炉加热时温度相当高,油脂性食品更会加速有害物的溶出。

“唯一能够在微波炉加热的塑料容器,其材料代号是PP,编号是5,合格的容器上应有相应的标识供公众辨别,大家喝水用的杯子也最好要用这种材料的。”董金狮说。

微量元素不是越多越好

在微量元素研究的领域里有个重要法则,元素不能简单地划分为有毒还是无毒,它们在人体内是有一个安全限量的。任何微量元素都不是越多越好,不缺不需补。

“任何微量元素都不是越多越好,不缺不需补。”解放军总医院营养科微量元素研究室研究员鲍善芬,先从“全民补碘”开始讲起。

20世纪80年代,我国提出全民补碘。但之后的一项研究发现,在河北省黄骅地区有甲状腺肿流行,并不是缺碘造成的,而是高碘造成的。“中国地域辽阔,真正缺碘的地区只是一部分,并不是所有人都需要补碘。”鲍善芬说,“所以我们一直呼吁,市场上除强化碘盐外,也应有不添加碘的盐供应,供不缺碘地区的人群来使用。”

正是在各方努力下,2010年7月,卫生部公布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使用碘盐含量(征求意见稿)》,将食盐中碘含量的上限降低,从60毫克/千克修改为30毫克/千克,而且市场上也可以买到无碘盐了。

鲍善芬说,“在微量元素研究的领域里有个重要法则,元素不能简单地划分为有毒还是无毒,它们在人体内是有一个安全限量的。在一定的适宜范围内,机体能够维持健康,如果缺乏或者过量就会造成危害,严重的时候会导致死亡。各种矿物质和必需微量元素的范围是不一样的,的安全范围可以从几百毫克到2000毫克,但有一些元素安全范围比较窄,像硒安全量只有0.05~0.15毫克。”

她同时纠正了社会上一些人对“补铁”的错误认识,“人体如果缺铁,将会导致缺铁性贫血。但过量补铁会给健康造成危害,有报道说,血液中的铁含量越高,人患症的概率越大。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粮农组织的联合食品添加剂专家委员会,在1983年第27次会议上对每天从膳食中所有来源摄入的铁的暂定的最大耐受量,限定为每公斤体重0.8毫克。比如体重60公斤的人,每天铁的摄入量最大不得超过48毫克,而体重10公斤的婴儿不得超过8毫克。”

如何才能“吃”出健康

对于添加剂的使用,作为厂家一定要谨慎,消费者也不要过多吃工业化的添加剂的食品、颜色鲜艳的东西。好吃食品少吃点,好看包装小心点。腌炸熏烤少吃点,罐头食品小心点。

活动中,几位专家对生活中如何合理、安全地“吃好”,也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中国农业大学副教授范志红就透露:“我是从不购买饼干的,很少喝饮料,凡是营养差、添加剂又多的东西,基本上都不吃,我选择食品的原则是对人体好的东西要多,那些有可能对我没什么好处的东西要少,只要把这个比例搞对了,在很不安全的世界上你就可以活得很健康。”

对此,李里特也持相同看法。他解释说,对于添加剂的使用,作为厂家一定要谨慎,消费者也不要过多吃工业化的添加剂的食品、颜色鲜艳的东西,“吃一点我认为问题不大,消费过程中不可能不吃这些东西,比如吃点冰激凌,但是不要把它当成主食。”

而董金狮则更直接明了地建议大家:“好吃食品少吃点,好看包装小心点。腌炸熏烤少吃点,罐头食品小心点。”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返回资讯中心 返回资讯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