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遇现实困境
采访中,受访者认为,给人参产业“松绑”还仅仅只是迈出了振兴人参产业的第一步。要真正实现药食同源,人参产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目前,人参药食同源的试点企业已上报人参饼干、饮料等140个食品品种,但却没有形成一个全国性的大品牌,与年产值超过20亿美元规模的韩国高丽参正官庄相比差距甚远,增强国际竞争力并非一日之功。虽然吉林省要求所有试点企业统一使用‘长白山人参’品牌,但要形成合力并非简单地抱团便罢。”刘宝东说。
此外,人参等级标准不统一也是其中说不出的痛。据了解,2009年5月1日,红参、生晒参、鲜人参等人参品种鉴定和分等的11项国家标准对外公布,但各地人参等级分类至今仍是五花八门。“表面上看,以产参之乡白山市为例,今年5月份,一等参价为260元/公斤,比2010年同期上涨8.3%,比2009年同期上涨85.7%;而人参需求量则由2009年的1170万吨增长至2010年的1500万吨,形势可喜,但这种繁荣的背后有一个共同问题,那就是标准化分类体系亟待完善。”分析人士认为,正因为如此,应引导参农按标准建设人参良种繁育基地,提高人参产量和质量,发展农田栽参和林下参,并重点解决人参新产品开发技术和工艺等生产中的实际问题,深层次来讲,核心仍在于标准化建设。
长江证券医药分析师严鹏则认为:“附加值低是当前药食同源首当其冲要解决的问题。在美韩等国家,除传统的人参含片和人参粉外,鲜人参汁、能量饮料等新产品被不断推出,而国产人参大多是末端产品。另外,人参做食品的适用人群和使用量都要进行临床试验,这些让生产企业倍感压力。”
破局新思维
没有大品牌的行业对一些有领跑欲望的企业来讲,肯定是一个机会。中国人参产业历史有望被药食同源试点改写。随着吉林省人工种植人参进入食品的试点企业纷纷在人参糖、果脯、饮料等食品领域排兵布阵,人参产业将会迎来新机遇。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新开河等传统的人参知名生产企业在近几年遭遇发展“瓶颈”,整合资源或许是一种趋势。严鹏告诉记者,“吉林虽有近400家人参生产企业,但绝大部分规模很小,没有形成完善的产业链。目前,除康美药业以3900万元收购新开河公司之外,包括紫鑫药业在内的企业已开始加注,强势进入人参产业。
据了解,初尝人参行业甜头的吉林紫鑫药业2010年先后投资6.2亿元,进行人参原料的采购加工,并斥资10亿元,围绕吉林省人参主产区建立了4个人参生产加工基地。同年6月,对包括食品在内的多个人参系列产品加大研发力度,11月与中科院长春分院签订战略协议,实施人参产业全面合作。2011年初,又与中科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共同协作,成功绘制出人参基因组图谱,为人参的种植、防病、开发与人参产业发展振兴提供了强大的科技支撑。
而怀揣做大品牌欲望的还远不止此一家。康美新开河2010年投资5亿元建设康美药业吉林人参产业园项目,以实现品牌整合、产品整合和销售网络整合,实现市场资源共享,大大提高产品的盈利能力和市场占有率。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人参产业的振兴有三种思路或将成为未来的主流:即康美式的以品牌资源和技术同盟取胜、紫鑫式的依靠政府支持和技术储备闯关、同仁堂式的以深厚的文化积淀突围。”
- 2011.04.22
- 2011.05.01
- 2011.05.13
- 2011.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