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向小药店供销成产业链
回收药大部分都流向了城乡结合部以及偏远地区的一些私人诊所、小药店。
药贩子将药品回收后销往了何处?记者就回收药的流向询问时,众多收药者都闭口不谈,只是含糊地说主要是转出去卖,什么地方都有。
在调查中,记者发现上述刘姓收药者QQ上标明药品销售,称低价供应一些肿瘤药和移植药,遂另以买药者的身份与其联系。他给出的药品售价大都高出回收价25%以上,例如复方丹参、脑心通、波立维、立普妥、诺和灵30R笔芯的售价分别为20元、26元、112元、55元、55元,而其回收价依次为16元、16元 、90元 、42元、36元。
问及是否有发票、收据,该刘姓收药者称:“什么都没有,正因为不用什么费用,所以才便宜的,东西你放心,我们这都是医院开出来的药,不会有事的。”他还表示,现货不是随时就有,“有时候会断货,有很多小药店向我这儿进货。”可见,药贩子回收来的药品除了在网上零散销售,还卖给一些小药店。
而此前许多媒体报道中也揭露,回收药大部分都流向了城乡结合部以及偏远地区的一些私人诊所、小药店。这些小药店、小诊所都比较喜欢使用回收的药品,因为能节约不少的成本。而对低收入人群来说,低价药也更有吸引力,如此回收药只要便宜就有销路。
而一些有组织的药贩子,也就是所谓的大户,其销药方式则就不同了。据了解,他们在全省甚至是全国都有专门的收药人员、处理人员和销售人员,甚至还有自己的医药“生产工厂”。收药人员将收上来的药集中分类,换上新的包装和条码,变成“新药”,然后医药销售人员再对分销商、药店、医院进行大面积销售。
据知情人士在媒体披露,这种隐蔽的回收药物早已经形成了一条完整的收销产业链,有些医药销售代表或者保健品公司也暗中组织员工收购药品,他们收购这些药之后,再倒卖到较偏远山区或一些黑诊所,从中赚取差价。为了逃避打击,这些药贩子一般都行踪诡秘,并且有严格的“行规”,他们从来不告诉外人自己的真实姓名和住址,往往隐藏在居民楼内。他们从来不积压药品,收购回来的药品达到一定数量后,通过铁路托运等方式运往外地。
监查取证难度增大
网络收药违法行为隐蔽性更强,使得监查取证难度进一步增大。
记者从药监部门了解到,根据我国《药品管理法》和《药品管理法实施办法》的相关规定,除中药材外,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医疗机构必须从具有药品生产、经营资格的企业购进药品。因此,无论是回收药品,还是将药品卖给药贩都属于违法行为。一旦发现这类行为,将没收其违法销售的药品和违法所得,并处销售药品的货值金额2倍以上5倍以下罚款;构成犯罪的追究刑事责任。
而且药品回收也存在着巨大的安全隐患。药品的存放易受温度、光线、温度等的影响,如果药贩没按说明书的储存条件去存放回收来的药品,可能会导致药品变质,引发诸多不良反应,甚至会危及性命。
近几年,我国各地药检部门对非法回收药品的行为打击力度不断加大,但“收药”乱象还是依然存在,而且还蔓延到了网络。而网络收药违法行为隐蔽性更强,使得监查取证难度进一步增大。
对此,业内人士表示,要解决这一问题,首先,向广大群众宣传科学用药知识和药品法律法规;其次,要全面铺开药品回收机制,完善回收规范;最后,要加大处 罚力度,实施常态化打击网络收药。但从长远来看,要杜绝非法贩药,还要靠整个医疗体系大环境的改善。堵住公费医疗监管体制上的漏洞,多余的药就不会流出来,解决了农村医疗体系不完善和城市看病贵的问题,回收药就无处可销,如此之下非法贩药才能不复存在。
- 2010.03.17
- 2009.01.06
- 2009.01.05
- 2009.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