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众合理用药援助系统
药品查询
请勾选查询条件后检索
药品名 企业名 批准文号 功能主治
你的位置:首页 > 药讯频道 > 药讯 > 医药新闻 > 正文
东北农大师生做实验染病毒续:或影响生育伤痛终身
www.yongyao.net  2011-9-19 20:49:30  来源:南方日报  责任编辑:candyxie
分享到:

约在两周前,媒体披露东北农业大学的一次看似平常的“羊活体解剖学实验”课程让14个男生、13个女生,以及1位老师共计28人感染上了布鲁氏菌病,让一个个充满活力、正值青春的年轻人出现了“关节疼、全身乏力、多汗,甚至生活不能自理”的老龄状况。实验室的小小疏忽,带来的竟是终身遗憾。

据广东省实验动物检测所所长黄韧透露,广东也曾查出布鲁氏菌病;而就在上半年,广东还发现了5家单位的实验鼠带菌。

严重则影响生育,伤痛伴随终身

布鲁氏菌病有多恐怖?

实验告一段落,但病痛的阴霾却仍挥之不去。同学们出现了浑身酸痛、乏力等症状,特别是到了阴雨天,腰部疼痛难忍,连平日身强力壮的高大男生也会疼得直哭。

病情远比人们想象得严重。据南方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主任顾为望教授介绍,感染布鲁氏菌病者常发低烧,很多组织器官受到病菌侵害,严重时甚至影响生殖能力。

“转为慢性的话是很难治愈的。”他担忧地表示,每个人的抵抗力不同,接触以及防护措施不同,肯定会使一部分患者由急性转为慢性,这意味着这样的伤痛要伴随患者终身!

然而,比肉体疼痛更可怕的是对前程的耽误。布鲁氏菌病与甲型H1N1流感、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炭疽病等20余种“大名鼎鼎”的传染病并列为乙类传染病,属于乙类职业病。根据国家卫生部出台的《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患者处理办法的规定》,确诊患有职业病的人员,不宜继续从事原有害作业或工作的,将调离原工作岗位。

在人们的一贯概念中,实验动物必须从专门的机构购买,这起码能确保来源安全,为何东北农业大学的羊却携带布鲁氏菌病毒?

“这恐怕是管理不到位、经费限制以及防护措施缺失所引发的后果。”顾为望表示,一些科研人员为了节省经费而购买农民所饲养的廉价动物,而这些动物并未经过合格的卫生检疫,就被搬到了手术台上;另一方面,实验的操作很可能是徒手进行,没有正规的防护措施,最终酿成了悲剧。

像东北农业大学这样的事件并非个例。据广东省实验动物检测所所长黄韧透露,尽管广东较少使用羊来做实验,但也曾在实验狗身上查出同类病菌的抗体,并因此吊销了这一家实验动物养殖场的许可证。

2010年5月有媒体报道,北大医学部药理学系实验课上所用的实验猫是从猫贩子手中购得的流浪猫。“野猫”未经消毒麻醉,学生们便开始实验,并且仅少数学生戴手套实验。

人们对实验公共安全的警觉性似乎越来越低,一幕幕悲剧给动物实验人员敲响警钟。

实验动物支撑产值920亿元医药、化妆品产业

为何要做动物实验?

实验室易造成的人畜共患疾病除了布鲁氏菌病外,还有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鼠疫等。这些传染病一旦在人群中传播开来,后果不堪设想。

研究风险可想而知,为何科研人员仍孜孜不倦在动物实验中探索?

原来,人类科研离不开动物实验,动物是人类的“替难者”。正如在第十一次中国科协论坛上,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实验动物研究所秦川教授所说的:“实验动物所涉及领域广泛,许多课题的研究离开了实验动物就寸步难行。”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动物实验有助于人类探究症的解决方案。

早在2007年,英国和德国就有利用动物实验,发现能够阻断肿瘤细胞中刺激癌细胞扩散的危险基因,从而为治愈癌症带来新希望。

第三军医大学微生物教研室胡福泉教授也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对癌症的研究,尤其在化学致癌物质、病毒致癌、肿瘤的病毒、免疫、治疗等方面,都需要在动物身上进行,制药工业对实验动物的依赖更为明显。

特别是在广东,实验动物支撑了产值920亿元的医药和化妆品产业。据黄韧介绍,广东是实验动物生产和应用的大省,2010年生产实验动物达65万只,完成动物实验近3万次。

当然,也有人质疑毕竟人畜有别,动物实验与人体实验结果是否大相径庭?

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研究员张岩认为:以最常见的小鼠来说,由于小鼠基因组含有约28000个到30000个基因,而约80%的人类基因在小鼠基因组中都能找到结构相似的同源基因。

此外,张淑珍、杨文静等人也在《上海畜牧兽医通讯》上发表论文《猪IL-8R基因SNP检测及其与人类序列的比较分析》上指出,猪的基因变异与人类基因序列比较分析表明两者的同源性为87%,再次为动物实验为人类疾病研究所用正名!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返回资讯中心 返回资讯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