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天气转冷,北京已经迈入了秋冬的门槛。每到秋冬季节,都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季节。大量临床统计资料表明,七成以上的中风病例发生在秋末和冬季,因而中风在医学界也有“秋冬季神经科的流行病”一说。脑中风发病为何“青睐”秋冬季?有研究认为,一是秋冬时节气温气流等气象要素变化剧烈,气温偏低,人体受到寒冷刺激后,会导致交感神经兴奋,全身毛细血管收缩,使心、脑负荷加重引起血压升高,脑部缺血缺氧加速了血栓的形成。二是秋冬时节气候干燥,人体消耗水分多,容易造成体内缺水。缺水后,血液黏稠,血流减慢,还会因血容量不足造成缺血性脑中风。三是老年人对外界环境变化适应性差,也很容易成为脑中风的诱发因素。
不管原因多么复杂,引起中风的危险因素始终离不开“七高”,即高血压、高胆固醇、高血糖、高体重、高脂血症、高尿酸、高胰岛素抵抗。作为脑血管病的易发人群——老年人一定要重视防治这些诱发中风的因素,特别要重视高血压的防治。
据临床医学统计,约90%以上的中风病人患有高血压,美国医学界报道,重视高血压的防治,可使中风的发病率降低50%以上。高血压患者除在医生指导下,科学合理使用降压药、降脂药等,还要科学安排生活,注意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的睡眠,重视防寒保暖,避免情绪波动,防止过度劳累和剧烈活动,日常膳食宜清淡,吃新鲜蔬菜、水果等富含维生素的食物,戒除烟酒,健身锻炼,防止肥胖。
中风具有发病急,难以预测的特点,但发病前也要经历一个过程,出现一些早期信息,预告近期很有可能发生中风。如能识别这些信号,积极防治,会大大减少危害性,甚至不发病。如突然眩晕或头痛突然加剧;一过性视物不清或失明;突然出现舌根发硬或失语;突然一侧肢体麻木、乏力、活动不便;精神疲乏、频打哈欠或恶心呕吐等;“性格”突变,智力减退,缺乏正常的判断力和理解力;无原因的嗜睡等。发现上述先兆,应及时送医院诊治。
- 2011.01.10
- 2011.03.02
- 2011.03.11
- 201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