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众合理用药援助系统
药品查询
请勾选查询条件后检索
药品名 企业名 批准文号 功能主治
你的位置:首页 > 药讯频道 > 药讯 > 药企动态 > 正文
外资药企“迷失”医改 诺和诺德首承认业绩下滑
www.yongyao.net  2011-11-2 19:22:33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责任编辑:candyxie
分享到:

刚刚结束的上海基本药物招标也印证了这一点。有参与投标企业介绍,此次中标的品种平均降价大于10%。可即便如此,此次上海招标还是吸引了近30家外资药企,共60多个品种、150多个品规中标。

“我们很多品种也是普药,竞争药物根本没有优势,但随着原研药单独定价优势的逐步丧失,基本药物庞大的市场又很难取舍。”上述外企人士介绍。

事实上,决意进入基本药物市场的外企并不是很多,主要原因是在价格限制上。左玉增表示:“除了上海、江苏等少数几个省市,RDPAC成员企业进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里的品种,基本上都没能参加基本药物的招标。”

上海的招标政策规定,允许企业以高于国家的价格投标,最后的评审则综合考虑质量与价格,等于给了这些享有单独定价优势的外资企业一条生路。

上海的招标政策规定,允许企业以高于国家的价格投标,最后的评审则综合考虑质量与价格,等于给了这些享有单独定价优势的外资企业一条生路。即便部分地方政府给予了优惠政策,对于外资企业来说也是杯水车薪。

双重挤压

新药审批难度增加

索文森预计:“到2012年,政策造成的阶段性影响会消失,因此诺和诺德在华增长放缓只是暂时现象。”

但左玉增认为,降价会是未来的大趋势。“尽管政策具有波动性,但降价趋势短期不会改变。这必然导致更多企业、更多品种退出竞争。”

诺和诺德就曾上演过这样一幕。2010年5月29日,由于希腊政府强行要求所有药品降价四分之一,诺和诺德当下决定将胰岛素产品全部撤出希腊市场。只是面对中国13亿人口的庞大市场,诺和诺德必然会更加谨慎。

然而,另一重挤压也在慢慢逼近。众多外企均反映,新药审批难度增加,使得企业无法通过引进新的原研药补充既有的业绩下滑。上述外资药企人士表示:“目前申报新药基本批不下来,因此有的企业干脆不再愿意投资了。”

2008年11月,诺和诺德决定在天津投资4亿美元建胰岛素生产厂,索文森表示:“目前天津已是公司在全球最大的生产基地,建成后至少能满足4年的市场需要。除非天津工厂未来有大的出口需要,不然不会再大规模投资。但研发领域还会增加投入。”

左玉增认为,增加投资必须有明确的预期回报。在现有背景下,企业产生犹豫情绪非常正常。

上述药企人士还认为:“国内企业也有专注于原研的,但目前政策导向显然不支持原创,而是把企业挤向低层次竞争。”药品审评资源的紧张已经严重影响到企业的经营。

“新药进不来,老药又要降价被迫离开市场,外资企业面临的市场独占期正逐步缩短。”左玉增表示。

医改政策推出之初,几乎所有外企都认为是个巨大的机会。时至今日,恐怕没有几家企业如当时预测般那样风光,这注定是一场温水煮青蛙的游戏。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返回资讯中心 返回资讯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