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红十字会副会长、中国人体器官捐献办公室主任郝林娜22日在杭州透露,中国每年成功器官移植不到1万例。
郝林娜在此间召开的全国人体器官捐献试点工作总结会上说:“由于器官来源严重短缺,很多患者在苦苦等待中去世。”会议披露,中国每年有150多万人需要进行器官移植。
中国器官捐献工作起步较晚,直到2007年3月才由国务院通过了《人体器官移植条例》作为中国开展器官移植的法律依据。2010年,中国红十字总会与卫生部正式启动人体器官捐献试点。郝林娜说,截至2012年3月15日,试点共完成捐献207例,捐献大器官546个,挽救了500余个生命。
“潜在捐献者的渠道不畅。”郝林娜分析器官来源短缺原因称,很多医院不能及时准确发现潜在捐献者并及时上报信息,没有形成潜在捐献者信息上报制度,特别是基层医疗机构参与器官捐献工作缺乏政策支撑和资金保证。
同时,“令人鼓舞”的是,试点地区开展的评估调研显示,在1000个被调查对象里,92%公众听说过器官捐献工作,74.2%的受访者填写了身后愿意捐献器官,只有6.8%的人明确表示不愿意捐献。在试点地区,累计登记资源捐献者1.5万多人。
谈到试点工作中“最困扰”的问题,郝林娜指出:“对于家庭非常贫困的捐献者,在捐献者去世并自愿无偿捐献器官后,其家庭面临较大数额的医疗欠费和基本生活困难。”
郝林娜提出,对贫困捐献者家庭的救助需明确政策规范,现行政策和制度仍存在诸多有待规范之处,特别是救助基金的来源、申请救助的程序、支付标准、对家属的人文关怀、对逝者的缅怀尊重等环节都有待完善。
鉴于全国器官捐献分配与共享存在缺陷,2011年,卫生部委托相关机构初步开发了分配与共享系统。郝林娜说,器官分配的管理制度和器官分配须全国统一,根据接受者健康状况的等候时间、匹配程度、年龄、地域等综合因素,通过计算机分配系统进行自动分配。
- 2012.03.19
- 2012.03.22
- 2011.05.04
- 2011.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