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众合理用药援助系统
药品查询
请勾选查询条件后检索
药品名 企业名 批准文号 功能主治
你的位置:首页 > 药讯频道 > 药讯 > 医药新闻 > 正文
专家称食品安全事件多为误读 不合格非不安全
www.yongyao.net  2012-7-19 21:50:01  来源:京华时报  责任编辑:candyxie
分享到:

“当前,我国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有不少是外界误读了,其实不合格的食品并非就是不安全的”,昨天,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举行的食品安全年会上,来自政府、协会以及企业界等代表就维护食品安全的地位、形象等进行深入研讨。

不合格食品并非不安全食品

中国农业大学(微博)食品学院教授何计国表示,一般所说的不合格食品包括产品等级标准不合格、非安全指标不合格、限量成分超标、含有违禁成分等。如非安 全指标不合格包括标签、标示不合格,含量不合格等,但是这些并不会造成食品安全问题。“因此不能将超标食物误读为不安全食物,但是,限量物质超标往往是生 产管理失误的结果,企业应积极说明情况,查找原因”。

而对于含有违禁物质是否会对健康构成伤害,何计国表示,这也需要看其含量,但是含有违禁物质的食品肯定是不合格的,企业应首先向消费者道歉,并积极查找原因,避免再次发生类似事件。

含致物质并非致癌食品

对于媒体报道中将含有致癌物的食品视为致癌食品,何计国也表示,这是需要大量的数据基础进行认定的,其中最可信赖的数据就是人群流行病学证据。“但是目前很遗憾,我们基本上没有几个物质有人类试验证据支持,大多数我们不能说是人类致癌物,顶多泛泛地说它是致癌物”。

“如果说含有致癌物的食物就会致癌,那我们许多传统食品如面包、油条、烤肉、腌肉等等都不能吃了,也都是不安全食品了”,何计国同时也指出,对企业而言,应通过生产控制降低致癌物质含量,同时不能添加和使用有致癌风险的外来化学物质。

另外,何计国还指出,媒体还经常误用国家标准。以前不久发生的伊利奶粉含汞事件为例,很多媒体就误用了液态奶汞含量的标准,“其实奶粉和液态奶完全没有可比性”。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返回资讯中心 返回资讯列表